第三章 第二节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二)(2)

2018-05-21 22:31:1651:23 268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第二节、极端是恶

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他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变人品行,更为可贵的是他坚决拒绝绝对道德主义,从而为我们民族杜绝了陷入原教主义泥沼...

by:妙巴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

孔子的四十不惑:第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在动摇。第二,对世间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现象都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判断其是非、善恶、美丑。在...

by:妙巴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第三节:杏坛至乐

孔子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培育弟子上,他的名声越来越远播,他的弟子也越来越多。

by:妙巴

《素书》第三章/第二节 处世智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得一知己,把你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他,他也把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你。”正如纪伯伦曾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

by:妙巴

《孔子传》第五章/第二节 大德容众

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鲁国政府一直没有邀请孔子回去。其实他非常想回祖国,但是他回不去。

by:妙巴

《孟子》三章

本专辑将播送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

by:HappyFancy

孔子为何成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孔子传》第六章/第二节 自由与道德

六十八岁的孔子,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涯,返回了自己的祖国—鲁国。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