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大潮来临

2024-02-28 13:08:3614:26 3.7万
所属专辑:名人演讲
声音简介

谁要是被熊晓鸽“看上”,谁就可能取得创业的第一步胜利,因为获取的不仅仅是创业资金,更包含创业信心。这位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的熊晓鸽,以其独具慧眼的能力投资了百度、搜狐、腾讯和搜房等众多高科技企业,并取得超凡的成功。

2006年,是创业者的天堂。”熊晓鸽这样总结道。而据日前发布的《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底的441.29亿元高出32.31%。其中,行业占据榜首的就是IT领域。

熊晓鸽“相马”自有一套理论。“投资一个项目,除了看总体的大环境和方向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不是技术。”

熊晓鸽得出上述结论有着泪的教训。熊晓鸽回忆道,1993年,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后,其亲自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家在上海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脑电池的公司。“一开始,我们认为这家公司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领先的技术特长。因此,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但始料未及的是,没过两年,投资这家公司的资金却全部打水漂。”

初战未果,给熊晓鸽很大打击。为什么会失败?熊晓鸽自我反省。“后来我意识到,创业应该是市场为导向的行为,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熊晓鸽说,“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市场不认可,都是白费。”熊晓鸽认为,现在很多创业者,尤其是高科技创业者,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技术为王,先进的技术是在市场制胜的法宝,但其实不然。

而如何能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熊晓鸽认为,这时最需要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果敢的判断执行力和与人合作的亲和力。”熊晓鸽说,“优秀的创业团队能够带领企业充分开发和挖掘市场,并随市场波动而反应,最终获取市场的成功。”

初识风投

 

熊晓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不是帮助中国众多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而是“成为波士顿大学理事,并在波士顿大学设立奖学金。”因为投资企业成功,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而作为个人,他最大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的学子获得海外求学的机会。

“我的第一职业,仍然是记者。第二职业,才是风险投资商。”

熊晓鸽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且一干就是三年。其间,他结识了众多风险投资商,这帮助他打开了从事风险投资领域的第一扇门。

不过,如今新闻工作仍是其难以忘怀的情结,做记者培养出的职业素养,让其终身受益。

学英语

 

熊晓鸽

熊晓鸽

熊晓鸽出身平凡。

“我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熊晓鸽说,“但父亲尽可能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熊晓鸽的父亲转业前是军人,和黄继光是战友,一起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战争使熊晓鸽父亲留下了伤残。“文化大革命”时期,熊晓鸽的父亲受到迫害。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父亲极尽可能地给熊晓鸽创造一个较安静的成长环境。熊晓鸽回忆说:“那时父亲不让我经常出去玩,怕我受其他小孩子的欺负。我常常在家玩各种电器,因此喜欢上物理学。”父亲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直都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给他买各类小电器组件等东西。

由于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熊晓鸽又喜欢物理,因此,在高考恢复前,熊晓鸽就在钢铁厂当了四年的电工。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熊晓鸽1977年顺利考上了湖南大学,但他没有学物理学,而是学了完全陌生的外语专业。熊晓鸽说:“一开始,我报考的是工业自控专业。后来,学校挑选一批有一定语言基础、中文能力强的学生,成立英语专业。我就这样被老师选中。”

这看似随机的专业转化,让熊晓鸽发生从理到文的转变。这一直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留学路

 

如今,掌握着八亿多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熊晓鸽,被众多创业者追捧,谁都希望熊晓鸽的慧眼能相中自己。

如何挑中自己满意的人?熊晓鸽自有一套理论。他说,选择投资项目就像是记者采访,是听、说和看的过程。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上大学期间曾在《湖南日报》发过文章。这是我萌发做记者的最初动力。”大学毕业后,熊晓鸽不满足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工作,有着做一流记者的愿望。这推动其不断努力。1984年,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研究生。

“那时的执教老师中,有几位是来自美国。其中有一位老师特别欣赏我,告诉我应该到美国去走走看看。”熊晓鸽说,“但我一心只想进新华社做记者,没有上心。这位老师耐心地教育我,应该多看看国外同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能那样做,我才逐渐‘开窍’。”

这位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恩师给熊晓鸽写了一封推荐信。恩师在国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熊晓鸽在《中国日报》发表了数篇优秀的英语文章,于是熊晓鸽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熊晓鸽踏上一条没有被“设计”好的求学路。熊晓鸽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修完了全部硕士课程。对此,熊晓鸽说:“人在压力之下,会发挥出超常的能力。取得成绩,只是天天熬夜苦读的结果。”

做编辑

 

将熊晓鸽这个“门外汉”带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人,是IDG董事长麦戈文。

“我是认识麦先生而进入风投行业。如果没有麦先生,我不知道我现在会从事什么行业。”熊晓鸽说,“那年,荣毅仁到美国访问,被安排到弗莱彻学院做讲演。我所在杂志社赞助了招待会和晚宴,并请来了很多广告客户,包括麦戈文先生。那时,我做了荣毅仁和麦戈文先生之间的翻译。就这样,我们两人相识了。”

19917月,熊晓鸽拿到美国绿卡,出版社决定派遣其前往香港工作。“当时我还希望能去内地发展,却没有得到公司肯定。”熊晓鸽说,“而且觉得长时间做记者,已遇到了职业瓶颈。”

熊晓鸽刚就职就展现了一把,12月份他跑到中国,把当时的《国际电子报》合并到IDG旗下的《计算机世界》里。麦戈文看在眼里,自然乐在心里,带他在亚洲跑了一圈,探索新的商业计划。熊晓鸽没有让麦戈文失望,给出了诸多自己的意见。

之前,IDG亚太区已由两个经理人分别负责。因此,麦戈文提出,三人一起分别写一份商业计划,根据计划书决定IDG亚太区总裁之职的委任。当时正值圣诞和新年,原来的两位经理人都度假去了,而熊晓鸽认真地赶制计划书,当他将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递交到麦戈文桌前时,另外两位经理人还没有动笔。

熊晓鸽最终获得了IDG亚太区主任之职,从事包括媒体出版、市场调研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工作。两年后,熊晓鸽被麦戈文提升为IDG亚太区总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欣赏系

孤家寡人

猜你喜欢
IDG资本熊晓鸽

现任IDG资本全球董事长,荣获“中国投资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中国VC/PE领域终身贡献奖”、“中国优秀股权和创...

by:小鱼纳斯达克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后来者财富梦想的养料,追随者创业传奇的标杆沈南鹏和熊晓鸽的不同之处在于:沈南鹏外表冷酷,不苟言笑,却充满激情;熊...

by:Andy_ing

分享经济/创业大潮

李嘉诚说:有人花几十万,开个实体店,没什么生意,坐在那里拍苍蝇,宁可赔光,他也以为那是实真实在做生意。有人在互联网上只用一部手机,一个社交平台,就把生意做到全世...

by:青教练

真相来临后

为什么,我爱的人一个个离开我……就因为我是时间之神?……既然回了关键节点,为什么不保护好他们呢?

by:灰X愿辰

老龄化来临

未来三十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的经济会放缓,钱会变少,人会变老,年轻人观念在转变,技能培训不足,好高骛远,关注自我,即便如此还人数不足,中老年人的身体...

by:平仁学社

幸福来临时

哈玲卡是一个生活中孤儿院的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没有朋友。一次偶然的打抱不平,使她获得了尊重与友谊。因为募捐款最多,她获得了去城堡公...

by:猫等等

假如明天来临

她是一个美丽,智慧的普通女子,在即将迎接幸福的时刻,却突遭生活变故,走上了一条复仇蜕变的不归之旅。前方等待她的是一次又一次高智商犯罪。能否重获新生,或再次坠入更...

by:一瓶水的声音世界

幸福来临时

当你敞开心扉时,即使身处逆境之中,你仍旧会看到英孚如花瓣洒落。

by:我是鲁萍萍

假如明天来临

《假如明天来临》是美国通俗小说之父西德尼·谢尔顿的巅峰之作。它是一部励志色彩浓厚的小说,讲述了一位美丽女子浴火重生的人生经历,小说折射出美国社会的黑暗面,而女主...

by:念念不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