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经本身就是咒语吗?

2018-06-28 03:33:0014:30 57.2万
所属专辑:一听就懂的心经
声音简介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上一次,我们已经知道,其实《心经》在中国古代,是一本很基础的读本,并且,大略地知道了《心经》现存的四个译本,我们接下来就继续跟大家分享。

《心经》另外还有几个现在能够在大藏经里查到的译本,比如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五本。


(唐朝的时候,有五都,上都、东都、西都、南都、北都,大概大家就是知道上都和东都,东都就是洛阳,上都就是当时的长安城,也就是现在西安,这个译本的翻译者叫智慧轮,他是唐朝长安城里大兴善寺的法师。其实这个智慧轮是一位西域来的比丘,他的名字有时候也写作般若斫迦三藏,智慧轮是这个名字的义译。按照《宋高僧传》的记录,说他是一个密教的阿阇黎,也就是密教中的上师,讲他“善达方言,深通密语,着佛法根本,宗乎大毗卢遮那。”大毗卢遮那就是密教中的法身佛,是大圣释迦牟尼佛祖在天上的法性身。)


第6个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注作敦煌石室本,就是从敦煌石窟里发现的)


署名: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国大德,其实就是赞叹译经沙门法成,是具国家级别的高僧)


第7个译本《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这里,其实真正的名字就是才两个字:施护,是宋朝的,来自西天,大家看到《西游记》就都知道了,西天就是指古印度。宋朝的时候也有国家办的译经院的,宋太宗就是下令让这位施护去译经院翻译佛经,还赐了他一个“显教大师”的称号,派了一些官员啊,法师啊,帮助他,当然翻译的成果也很大,总共翻译了115部、255卷经论,这部心经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宋太宗看了他翻译的佛教经论,非常满意,不给点封号好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所以就给施护又封了一个,叫作“朝请大夫试鸿胪少卿”,所以他前面的称呼就很多了,这里写的,其实就是他这两个封号。那为什么又写个“赐紫”呢?就是当时施护和他的兄弟天息灾一起来到宋朝的――天息灾也是一个翻译家,宋太宗召见他们的时候,就赐给了紫色法衣,就表示你的尊贵是非同一般的。紫衣本来是品级很高的官员用的,所以讲经常书上看到说“赐紫金鱼袋”嘛,但是从武则天时候开始,她赏赐了一些法师紫色的袈裟,作为一种表彰。以后就成为一个皇家常做的事情了。


我这样介绍一下,以后我们再看到某位法师的名字前面有一大串的称呼,就不需要再解释,也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是做个伏笔)


另外,还有一个本子,是叫作《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记有“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意思是,这是梵语:古印度语言直接音译的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亲自教给玄奘——这样的一个《心经》的梵音记录。多么不可思议啊!


但是现在最流行的,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大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社会上最流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这个译本,所以我们的讲经主要是围绕这个玄奘本展开的,但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心经》在说什么,我们也会对其它的译本有所涉猎。


可以说不同译本其实旨趣相同,但也有微小的内容差别,之所以会有差别,固然与翻译接触的原本有关,也反映了译者对般若波罗蜜多之心这个话题各自的认知和体验的差异,如果真的要展开来、结合到每位译者的生平、他们的信仰宗门等等,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但是,读佛经有一个小窍门,就是首先读祂的题目,就和其它的文章一样,对一本佛经来说,经题也同样是它的“眼睛”--画龙点睛的“睛”。


比如,大家也都熟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很显然,这里就是说明:般若波罗蜜也犹如金刚,无坚不摧、能断烦恼。


读这些《心经》译本的经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比如,鸠摩罗什三藏翻译的经题是叫作《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我们一听,就发现他和玄奘译本的题目有很大的出入,首先,它多了一个“摩诃”,其次,他不是说“心经”,而是说“大明咒经”,这两点都非常值得我们体味。


所谓“摩诃”,就是“大”。是梵语的音译,巴利语的发音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个 “大”,远远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大”,其它更有多、胜(胜利的胜),甚至还有“妙”这样的意思。关于这个“妙”字,有本佛经叫《妙法莲华经》,这个妙字,人们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的内涵:不可思议啊、法即法界啊、自行权实啊、即迹而本即本而迹啊……等等,


这么丰富的意思,要怎么从抽象到具象、更为感性的理解呢?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也就是唐密,它有一首传统的偈颂,可以说就是充分体现了“摩诃”的境界,我分享一下。但是,我们刚刚开始接触佛法,其中一些词语概念我们可能一点都听不懂,没有关系,随着听课的深入,大家会慢慢地懂得,现在,只需要感受它所传递给你的无穷、无垠、无量!这就可以了。


《大圣释迦牟尼佛大法王圣密颂》


无穷妙幻法性阿丝律耶


无垠圣法性佛阿达尔嘛


无量慈悲智慧极终善性


无量有情欢喜皈依圣乐


这是一个神圣而美妙的偈颂,但是,仔细听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段颂中间,提到了法性,还提到了佛、而且,又有有情,有情就是众生、又有慈悲、智慧……,可是我们读《心经》,明明写的都是空:五蕴皆空、诸法空相……无不是空,怎么这个“摩诃”却冒出这么多东西呢?这其实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学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先暂时留一个悬念,整个课程结束,我相信你自己就会有结论的。


另外,鸠摩罗什译本经题中,还有一个与玄奘译本,甚至其它译本也完全不同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就是,它这个题目,不像其它的本子是叫“心经”,而是叫“大明咒经”,虽然在一般我们所看到的《心经》中,确实到了最后是有所有人都公认的咒语的,就是最后记录的一小段梵音,而且也提到了“大明咒”,但是,鸠摩罗什的译本,从题目来看,他的题目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字面上一看,就感觉,译者很可能是把整个的经文都当作大明咒来看的。也就是,表现在我们现在讨论的《心经》,那么,整部的260字的《心经》,就是一个大明咒。


这个说法似乎比较独树一帜,如果看现在整个佛教界,大概只有中国汉传密宗,认为整部《心经》就是一个汉语大咒。但是,如果系统学完整部《心经》,大家或许也会赞许这个说法,我这样认为。


当然,其它的译本,如果像我们现在研究鸠摩罗什的译本题目一样来研究,他们的题目其实也都是非常值得学习讨论的,比如,“普遍智藏”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理解?还有圣佛母,“圣”是什么意思,“佛母”又是怎么回事?……这些倘若展开,都是令人兴趣盎然,可惜我们时间有限,所以,只能暂时点到为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淼漫语

娓娓道来,很受益

淼漫语

非常受用

听友219876199

请问,哪里有文字稿?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219876199

每一个录音的下面都有文字稿

课程助理之一 回复 @听友219876199

往下拉,点“剩余92%”,如果找不到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我给你发教程

听友372286494

儒家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佛教让剃发,儒家讲孝道,出家却要改姓释,还能姓原来的姓氏吗?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372286494

既然法名,肯定是没有姓原来的了,但佛教也是讲孝顺的,真正的孝顺是要救度父母了,盂兰盆会就是一例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372286494

不了,孝道不在于外形

1396104trja

最好不要有背景音乐,会干扰听课效果!

师红长老 回复 @1396104trja

好像就是一开始一点点?

猜你喜欢
心咒心经

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和一字咒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咒为佛菩萨心中精要之法故称。在世俗之中,上师金刚萨埵的真身与心咒,这两者在我们面前都同样是智慧的幻变,要明白...

by:3_qlkfv5

心经、大悲咒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by:开明修行

心经、大悲咒系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by:元亨利贞918

《心经》《大悲咒》

《心经》玄奘法师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

by:tsyi

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砍缺的月亮,被上帝藏进迷雾,一切已经结束这个世界没有错,谁让你长得不好看又没钱。今天解决不了的事,不必着急,因为明天还是...

by:狐狸小依

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楞严咒》破除一切邪淫,可以降服天魔外道楞严咒作为降魔咒而被人熟知,降诸天魔制诸外道,是楞严咒的一大功效。所以楞严咒才可以保护末法的修行人不被邪魔外道干扰,令一...

by:延正心桦

心经

这里有你从未听过的歌,仔细听,也许你知道歌词。。。

by:暮谷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