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83期:这种性格的人,在职场中最吃亏

2023-09-21 12:01:3016:50 2197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魏晋是个神奇的朝代。


这个时代,上流社会不再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反而很多人天天在家喝酒,且常常喝得烂醉;


言行举止放诞不羁,不喜欢谁就翻个白眼不理谁;


没事就喜欢在林子里开学术沙龙,大谈儒学玄学;


一言不合就说,来,我们写个书法比拼一下,或者我们吹个萧弹个琴比比看。


何宴呢,是这个神奇朝代的第一高富帅,最火的流量小生。




如果生活在现代,何宴肯定比国民老公王思聪更红。为什么呢?


第一,背景十分强大。


何宴的祖父是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国舅何进,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


母亲尹氏长得美,被曹操看上纳为妾。何宴就成为了曹操的养子。




虽然是养子,但曹操非常喜欢他,待他和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曹植一样。


他长大之后,又让他娶了自己的女儿金乡公主。


就这样,何宴不仅出身名门,而且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亲国戚。


第二,长得非常美。


魏晋男人非常讲究美。何宴应该属于身材高挑、皮肤细嫩、柔美优雅的类型。


他皮肤太好了,如同是十八岁少女掐得出水的白嫩。


这让魏明帝曹叡觉得怀疑,怎么可能长这么白这么美,肯定是做了手脚——古代又没有微整,那莫不是涂了粉化了妆。


于是,曹叡在一个大夏天故意让人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给他吃。


何宴不敢不从,一边吃一边狂流汗。他忍不住不停用衣袖擦汗。


曹叡看他擦了又擦,可还是那么白,才服气了。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成语——“傅粉何郎“,用来专门形容美男子。


第三,特别有才华。


男人生得美,总让人觉得是不学无术的“奶油小生”、“绣花枕头”。可是何宴偏不。


他文化素养极高,对于《论语》、《周易》、《老子》都有很深的研究,写的《论语集解》十分有名,是个妥妥的学术大牛。


他口才还特别好,担任吏部尚书之后,经常组织学术沙龙,喊朋友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当时的名士王弼、司马师都是座上宾。


他在沙龙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见解,真是风头无两。


后来大家都模仿他开学术沙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魏晋清谈”。


第四,还是时尚领导者。


何宴长得美,又对穿衣服特别有研究,每天打扮得像个神仙哥哥。


他穿过的衣服都成了爆款。


别人不但模仿他穿衣服,而且为了和他一样白而涂脂抹粉。


他喜欢服用五石散,觉得吃了之后神清气爽,让人行走如飞、飘飘欲仙。


别人听说之后纷纷效仿,魏晋服药的风气就此形成。


这带货的能力,真是一点都不比范冰冰差。


这样的何宴,皇帝是岳父和养父,自己长得一等一的美,文才绝好,口才了得,干点啥都是焦点,看起来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实际上,何宴却长年处于忧患之中,最后还死于非命。


何宴的不得善终,是魏晋时期政权更迭、朝野纷争的结果。


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他犯了几个职场大忌。




母亲改嫁之后,何宴来到了曹操府生活。


长到七八岁,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和才华。


曹操读兵书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何宴,何宴能够给他解释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


正因为这样,曹操非常喜欢他,想要把他当亲儿子养。但何宴却表现出超乎年龄的自尊和敏感。


曹操有时候带孩子们出去玩,就让所有的孩子按照长幼次序依次而坐,可每次何宴都坐得远远的。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块,他就说:我姓何,你们姓曹,我不能跟你们一块坐,这是礼仪和尊严。


有一次,何晏在曹府的地上划了个圈,站在里面,曹操问他做什么,何晏回答:“这是我姓何的地方。我只住在自己家里。”


曹操倒也没觉得怎么样,反而觉得他挺有个性,把他送回了何家。


何宴的过度自尊和敏感,也许恰恰源于他家道中落而又寄人篱下的自卑。


就像林黛玉在贾府,为了一点小事就要生气,总觉得奴婢们怠慢,众人都不够爱她。


何宴如一只刺猬,张开满身的刺保护自己,可同时也将自己隔离在曹氏兄弟姊妹之外。


曹操尚且可以包容他,可与他平辈的兄弟大多不喜欢他,尤以曹丕为甚。


何宴既是曹氏姻亲,身上盖着曹氏集团的标签;


又在情感上与曹氏家族有意疏远,格格不入,为他坎坷的政治之路埋下了伏笔。


在曹氏雄霸天下的环境下,何宴所处的环境是家,但更是日后大展雄图的职场。


职场容不下小性子和玻璃心。一个人越是卑微,越容易执着于无足轻重的底线。却反而让这过度的“自尊”成为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如果何宴只是有点敏感,有点玻璃心;


如果他也可以像魏晋时期其他名士们一样,醉心山水,喝点小酒,吹点牛皮,吹箫拉管地玩玩音乐,也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


可满身才华,自小就特别要强的何宴,又怎么可能做到置身名利之外。


曹操死后,曹丕和他的儿子曹叡都不待见何宴。


因此,在魏文帝和魏明帝期间,他都只能做些闲散小官,没有实权。


直到魏齐王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


何宴和曹爽有些旧交情,他思来想去,如果要实现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只能依靠把握实权的曹爽。


于是就跑去跟曹爽攀交情,曲意迎合,终于得到曹爽的重用,官至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


何宴在组织部长的岗位上颇有成绩,提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大家各司其职。


但成为高官的何宴,却没有会当凌绝顶的豪迈,更多的却是高处不胜寒的恐慌。


一方面,何宴在年龄上比曹爽和邓飏、丁胜等都要大很多,几乎不可能成为曹爽集团心腹;


在主张上,曹爽主张变革,坚持的是曹操的“崇实”风格,何宴却谈玄论道,以“孝”标榜,是魏晋世族派头。


另一方面,虽然何宴的主张和司马懿更接近,还在司马懿的主持下写了《论语集解》、《孝经注》等书,但他是曹氏皇室近亲,又不可能为司马氏所信任。


何宴如风箱之中的老鼠,左右为难,诚惶诚恐。


在言志诗中,他也自比鸿鹄,但这只鸿鹄却不能展翅高飞,而是每天都担心有一张大罗网把自己抓起来,灾祸从天而降。


何宴身处乱世,但对时局没有通透的理解,既想依附和获得权力,又想保持个人思想。


面对两个对立的利益集团,没有鲜明的站位,反而两面不讨好。


即使诚惶诚恐,也难以逃脱悲剧命运。


职场最忌讳的是站队不清,两面都讨好的结果就是两面都不讨好。






何宴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有一种戏剧性的说法是,司马懿夺得实权之后,让何宴审理曹爽一案,何晏审理后向司马懿汇报说:“本案一共牵连七个家族。”


司马懿说:“不对。一共有八家。”


何晏说:“不会吧,我查来查去只有七家。”


司马懿用手指着何晏的鼻子道:“你再想想?”何晏吃惊地说:“难道是我?”


司马懿笑了:“没错,就是你!”


说时,身边的卫士一拥而上,将何宴捉拿归案,遭到灭门之灾。


但也有学者认为,司马懿并没有充足的理由杀何宴,他们同朝为官,何宴有些主张与司马懿更相似;


且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年事已高,真正的主持者是儿子司马师。


因此,何宴极有可能是死于司马师之手。


司马师为什么要杀何宴呢?因为何宴锋芒过盛。


当时何宴、司马师、夏侯玄三个人名气相当。


司马师是一个阴毒俊厉的人。


他虽然和妻子夏侯微感情不错,对方还给他生了五个女儿,但因为夏侯薇母亲是大司马曹真的妹妹,他担心谋反大业被妻子透露,就毒死了她。


司马师也是一个自尊自傲的人。


在他的好朋友王弼去世的时候,他曾多次叹息“我丧失了天啊!我丧失了天啊!”


这句话原本是孔子在颜回去世时说的,司马师以孔子自比,可见他的自我定位之高。


但何宴在评价他们三个人时却说:夏侯玄看问题深刻,能精通哲理;司马师遇事见微知著,能建立事功。


但他们都比不上我,只有我能做到不行而至、不谋而成的神化地步。


何宴作为一个清谈座主,学术领头人,说话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他居然公开表示自己比司马师更胜一筹,司马师必定怀恨在心,掌权之后,自然不会放过他。


即使夏侯玄身为司马师的大舅子,也被满门抄斩。


祸从口出,在语言上一争高下是职场中最没意义的事,也是风险极大的事。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碰到一个像司马师这样记仇、冷酷又自傲的同事。


万一他哪天成为了你的上司,那小鞋就穿定了,更有甚者,则是性命之忧。


职场中切记谨言慎行,不可锋芒毕露,更不要逞口舌之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宴的悲剧,是他身处乱世,却仍想有所作为;


是他身为曹氏近亲,却仍想保持独立人格和个人思想;


也是他在魏晋这个功利职场,却不谙世事,不懂功利圆滑的结果。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