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 沈复 | 古人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2022-02-17 12:10:2302:25 480
所属专辑:雅风诵读
声音简介

童趣 | 沈复 

诵读:叁玖(微信:MC-sanjiu)

正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百,果然鹤也;昂首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童年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够清楚地看到最细微的事物,看见微小的事物,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傍晚的蚊子嗡嗡的声音像闷雷一般,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群鹤飞舞于空中,心里这样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就像鹤一样;抬着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鹤一样在云端鸣叫,我因此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作山丘,低洼的部分当成山谷,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神游,愉快而又满足。

        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仔细观察,兴趣正浓时,忽然有个体形庞大的东西,掀起山压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得大叫了一声。心神安定,捉住癞蛤蟆,用鞭子打了它十几下,便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背景音乐:月之门 - 蝶飞花舞


更多详细、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雅风诵读

或者添加主播个人微信:MC_sanjiu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沈复|浮生六记

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简单概括这本书之所以入得经典行列约是手边有此一册,便真如有一妙友相伴沈复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云...

by:唯琉无桀

浮生六记/沈复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

by: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1

《浮生六记》沈复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虽身于衣冠之家,但终身布衣,习幕行商,一事无成,虽算不得文人骚客,更谈不上搢绅栋梁,酷好诗书丹青,性喜丘壑...

by:李沈寄

浮生六记——沈复

初读《浮生》是惊羡,惊艳于芸娘的巧心妙思,贤良淑德。有一段时间曾千方百计想要试行她的妙法。羡慕芸·白的情投意合,夫唱妇随。沧浪亭谈文弄月,萧爽楼高朋满座,诗书画...

by:浣花客

浮生六记(清)沈复

刘樊仙侣世原稀,瞥眼风花又各飞。赢得红闺传好句,深秋人瘦菊花肥。

by:谷安七

浮生六记丨沈复 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

by:半条鱼儿

浮生六记 (清)沈复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朝苏州人,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浮生六记》(沈复著)是以作者的夫妻生活为主...

by:浅听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