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中国

更新时间:2023-06-01 15:30

为您推荐学问中国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拓丽 2021年3月13日 13:55》中讲到:“你将会感觉到无穷的幸福不仅是作为中国人的幸福,而是作为人类的幸福。还有毛宗三先生的学问,他最先做的学问不是中国的学问,他用工最多花的时间最多的学问不是中国的学问...”

你将会感觉到无穷的幸福不仅是作为中国人的幸福,而是作为人类的幸福。还有毛宗三先生的学问,他最先做的学问不是中国的学问,他用工最多花的时间最多的学问不是中国的学问,是西方的学问

拓丽 2021年3月13日 13:55

64:35/89:01

拓丽

42

中国茶文化茶叶秘密的学问,中国产茶的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再加上制茶方法的多种多样,相应的茶叶名称,野五花八门,这使得茶叶的命名也成为了一种学问

茶叶命名的学问

00:00/10:46

向余庆

1.6万

一切学问的准则易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易经这部书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高的思想自述,五经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易经

南怀瑾|易经系传-33. 一切的学问

00:00/04:12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6.5万

任基玉先生都有他们的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就是用西方的哲学这样一个现代学科的框架,他的概念,他的范畴去看待我们的传统学问,把我们的传统学问经过一番筛选,一番减才,整理出了一套叫做中国哲学史

罗传芳:国学与中国哲学

70:13/104:37

实用哲学

416

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的传统的学问是贵族的学问,是宗的,是庙堂的学问,它是古雅的高古典雅的哲学,他他既是源于官学,它既是源于高贵典雅之学,此我们看它的文字,它里面所体现的这个取向就不一样了

问学03立场:从传统之学看如何读古书

31:27/82:20

诚明草堂

88

由于社会形态之转发与学校教育之稀释化,中国学问被逼到文学院一角,而文学院又常由外文系出风头历史系保住半壁江山哲学系在则三分天下十七二中文系虽讲中国学问而毅力的训练不可慧言的有所不足,因而对儒家学问亦不亦有生命的感通和存在的呼应

自序

02:27/08:35

风轻云淡_zdu

1

那时是乾清光绪年间,外国人要瓜分中国,我们要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一类的话听得很多一心要救国,而以学问为不及之物,不但视学问为不及,并且认定学问与施工。截然两图,蒋学问便妨碍了做事,越有学问的人越没用,这意见非常的坚决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13:57/36:43

终南山外

1

我想跟你们说中国不是开开宇宙,未来其中国人不会用中国人的学问,知道未来是怎样当中国人会用中国人的学问知道未来是怎样的时候,中国人想拍未来的时候,每个国得了不好用,认同掌声,我要带着大家去到这个学问

二一二

10:40/30:08

yanliming77

1

一语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易经这部书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易经

易经系传别讲 16 一切学问的准则

01:12/10:13

南怀瑾大学堂

2.3万

以上朗读的内容是南老师讲述学问是以人格行为基础的,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古今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养成完美的人格,以人格教育为第一,这才是学问的道理,希望您能有所启发

什么是学问?

03:59/05:10

佛医堂

1279

礼在天下,众所同见,如果所讨论的是理性的学问,是有本有缘的学问,何况所讨论的是中国的学问,更何况是以演讲的方式展现一个语教系的学生,甚至是任何专业科技的学生,或甚至是任何一个高中以上程度的中国人都没有理由不看看这本书

Day1 代序:“全球牟宗三先生读书会”之构想

11:40/15:06

步亦步

399

我们要用定境的心神,精密的系统方式,把中国固有的学问重新再讲一遍,让这个学问真的在读书人的意识里,生根长流于民族心灵之中永续增长,不要人存。证据人王正兮有学问的人,在生的时候可以传发人不在了,法救,无人可济

孔元2571年10月1日自读理论81-87页一遍

02:08/34:36

兜妮儿

186

不告都用英文课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是外国学问用。外国的英文课本教师大都是美国人讲授用英语,只有中国课程,如中国古文和中国历史,由中国教授讲授,中国教师自成团体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02:47/11:57

秦攀登

297

像中国古代的学问,并不像人际西方的现代学士有名相的数又发疯,而是由过普遍的大豆贯彻一切的学术当中。古人版包括人家整个云看作是一个大生命的流行发育过程,一切学问都是对这个大生命

黄帝内经讲解——概述(1)

10:35/13:16

楊智程讲国学入门经典

555

以上朗读的内容是南老师讲述学问是以人格行为基础的,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古今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养成完美的人格,以人格教育为第一,这才是学问的道理,希望您能有所启发

生命的本体,是不生不死的

03:59/05:10

佛医堂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