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道家

更新时间:2023-06-02 00:50

为您推荐禅宗与道家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茶之书~道与禅1》中讲到:“不过,我们在对此道家和禅宗的主要关注点则是他们有些生命和艺术的理念,因为那些理念在日本的茶道中得以展现的灵异,尽管已经有几个还算不错的一本,迄今为止,道家与禅宗...”

不过,我们在对此道家和禅宗的主要关注点则是他们有些生命和艺术的理念,因为那些理念在日本的茶道中得以展现的灵异,尽管已经有几个还算不错的一本,迄今为止,道家与禅宗的教义似乎仍然无法用

茶之书~道与禅1

01:41/13:06

乔雨茶香

619

今天开始读南怀瑾先生著述的禅宗与道家第一步禅宗与佛学第一章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讲到佛学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因缘,首当提出中国文化的借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自三代前后

第一部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00:00/19:20

东山叨客

1623

宗教性的终极承担的一个品购,我们再看道家再看老子,他是如何面对死亡庄子,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的向死。而在如何的解读死道家禅宗,他都是侧破身死,撤破生死,面对死亡的挑战

中国儒学初步 第2集 儒学的生死关怀及其当代价值(二)

01:45/21:14

博雅人文

1320

禅宗与理学的关系其次,一般讲到禅宗以及研究禅宗的资料,都在禅宗们的语录以及语录的会书,如景德传灯,传五灯,会员指月路等,著作里寻找或欣赏禅师们悟道机缘的公案与疾风妙语的

禅宗与理学的关系

00:00/27:18

牧羊海流

37

正中妙邪敲唱双举兴务议员真空妙友通宗通途携带,携路禅宗教里都通了,一经道家都通了以后携带携路,就找出一条修行的道路,错然则急,不可犯武。这个错不是错误,易经叫错卦,譬如离卦跟坎卦相错,道家叫取坎田梨离中虚坎中满

洞山指月069 重离六爻

04:37/08:24

南怀瑾大学堂

1484

形成的第一个具有丰富修辞途径的新法思想体系及禅宗新法体系。在禅宗新法思想的影响下,作为对动物直抄途径的修补,结合中国本土道家和道教修炼方法,又孕育出内当新华体系,其主要特色是强调净利方法的系统化

中华新法简史

33:48/37:34

益清阁

1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01:05/11:16

0五天0

122

照我们看如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儒家矣,得之不休,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道家以苦心劳行,以微其真,为苦即已,不能顺应自然禅宗矣

一心万法091-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死观3-佛家

05:53/06:38

一心说

1864

所有佛学与禅宗的影响力,才是六祖一系禅宗五家宗派的天下,而在其中架起难能盾中的桥梁建立起灯塔的便是六祖再传弟子马主道一与其弟子摆正怀孩禅师创建禅宗丛林制度的功绩,若有人把六祖一系禅宗的兴盛的一笔糊涂账

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

06:19/12:00

牧羊海流

72

是六足会能恰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如是三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家就是另辟蹊径的禅宗儒道,两家在中华文化和国人思想中的地位自不代言

前言

00:28/09:28

吉祥悦读

7009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禅宗六祖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融合,中国如世道,三家已然相互渗透,相互同化,从某些角度上看,已经三教一体了

智者思维 100南师妙解儒释道三家店

01:28/08:36

蓝酒渔

141

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由来上阳姐分题所讲的哲学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姻缘与佛学内容简介,以及这次所讲禅宗的几项重点讨论,大概一刻了解禅宗乃是佛学的心法,而佛学的主旨注重在修习求证,并不是纯粹通谈理论的思想问题

南怀瑾―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朗读)

00:00/05:49

小贺82

31

当时的禅僧大抵先讲,如佛不二承认诸子学与禅宗思想的共同性,再讲产,比如高明,以使信者皈依禅宗。禅僧兼习诸子学,除了传播禅宗的需要之外,还出自禅宗内部生活的日常需要禅林的日用文书多用汉字的甜文体

[9.1.1]--日本儒学的发展历史(1)

09:18/12:09

王二三在此2000

207

注重因材施教,随材点画,还吸收了佛家道家,尤其是禅宗的教育引导之法,特别注重用不同的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播亮学生的良知之灯,使之能自照其屋自明其过,自改其错,自赔其根

我心光明-165-君子养心之学

01:06/04:45

谦德文化

510

这套理学刚才反复讲过,和孔子和孟子和董仲舒是都有区别的,但是他是这套思想的一个继承者,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禅宗以及道家的阴阳太极突出一系列东西,形成了一种新的儒家学说

中国文化史概论 第60集 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十五)

03:38/18:46

博雅人文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