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回本心

更新时间:2022-07-14 03:20

为您推荐欲回本心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1.19:心性论-大体小体(告子上15)》中讲到:“现在去把它建立起来的力,本心及仁义,理智等道德治理是我固有的,但因人依受感性的私欲所影响,而是其本心,故必须随时检测,不让私欲。账币本心是本心,时时做生命的主宰”

现在去把它建立起来的力,本心及仁义,理智等道德治理是我固有的,但因人依受感性的私欲所影响,而是其本心,故必须随时检测,不让私欲。账币本心是本心,时时做生命的主宰

1.19:心性论-大体小体(告子上15)

06:30/06:58

春满大地_56

13

保持畅通的沟通,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跟随本心的前提下,让本心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助力,而不是让我们的心为我们的欲望买当,在人生和命运这条长长的跑道上,跟随本心,唤醒我们的心灵能量

五行心灵能量唤醒——启动五行GPS内外双向人生导航系统

08:36/09:56

A梵歌

63

本心本身是莫可敌喻的要求实现的力量,故在本心呈现之初时,人虽有逆而不顺之感,但这逆时一下子便会消失的,只要仍然持守他的本心,那一切的私欲都不能够阻挡,而仍于此时便一定会感到自然顺遂

1.9:心性论-天下之言性(离娄下26)

05:42/08:00

春满大地_56

9

自信本性原本是光明,清定的,是因为受到欲望,情绪等新的息息所污染,所以多勒为生死轮回中胜,多落堆胜,死轮回中一个人念一回,念一这个音能一念回击,明白本心自见本性

12、明明德要明什么?

02:45/12:13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58

今若人舍其大陆而浮游,放失其本心,而不知求此诚可哀怜。平常人们若有鸡群跑出去,人们皆知去把他们找回来,经已放失你的本心,而你却不知把你的一放式的本心收拾回来,此起不可怪

12 第一章 基本的义理 告子篇上疏解|十一、放失之心之恢复

00:39/03:00

履道坦坦_

123

自由其实对于自信本心而言,由于他本自超越,即使对于一个被映现在自心之中的现象所迷惑,而在幻象中,在梦境中虚妄的轮回的生命而言,深藏在这个生命之中的自信本心依然是不变的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13)

15:30/33:31

明空如月FM

42

作为对儒家性善论的说明,以物欲对本心的蒙蔽或本心泄密于物,欲来解释恶的来源和论证道德存在的必要性,以先力呼其大者作为对树立道德主体性的强调,以发明本心来把主体道德意识落实到人伦日用的具体道德实践

026第三章第四节 宋明理学(下)

09:36/18:05

大吕说书

102

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也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只有当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

227 004.4-《王阳明心学》保持童心,你的世界才真实

01:36/09:06

安利互联网夜雨教练

47

当人识得本心回归本心,即新成佛或转石成制之后,则烦恼转为菩提,知心转为无限心,或致心当人转为无限心或志心或佛心之存。有时,人就成为无限的存有或佛制的存有人机获得永恒的存在

005第三章 【一心开二门】和【两层存有论】

11:45/27:22

中信书院

477

即使亿万富翁也未必幸福,节制欲望和享乐,减少索取和浪费,才能使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找回那颗丢失了的仁义。善良的本心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寻求幸福,实际上是寻求自己

2021年9月30日【求其放心】

02:55/03:25

雪地里的小蜗牛007

37

当见到本心之后,所有休闲的目标就是将本心在我们的生命中立起来,从见到本形到安住本形,到时,本心在我们的生命中安住,我们也安住于本性之中,让安住本心的状态从比较短的时间,慢慢的延展向两个方向延展,向生命中的所有的时空延展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8)

27:01/28:01

明空如月FM

53

山神土地浅山放行者哪吒斩其助行者皆元神助本心之道一元神不媚而本心腾挪变化左之右之,无不意之精细伶俐之人,性能不把珍宝焦裕乎外道迷真性,而以假伤真元神著本心,而以真话假伤,真则真者一假

西游原旨三十三回 元神助本心

10:49/11:38

楠棠郡主

1176

良务的境界对于自信本心认识的境界,本心绝不会经历变化,是指本性的本体和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本性的本性永恒,纯粹,空性觉性和喜乐是不会变化的,这些性质它都是本心的根本的性质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9)

07:28/36:41

明空如月FM

86

然二者是乃本心所本来含韵者,本心能开道德创造性之门,已必然能开知识创造性之门,无人本心,圣贤境界或高尚生活之祈求,或渴望与无人本心自然宇宙奥秘之好奇,或渴望同出一员,本无二致

021第十五章 恢复经济学的人学本质

15:31/17:57

中信书院

185

如作者亦人不忍时,其谓悠扬之余,为欲说明人皆有夫人之心,进而推出杀义于而甘义于之谓,则不忍杀天下之人,而甘天下之谓则忍之失其人之本心哉的论点,使说里变得显惑生动

112 室语

02:21/03:02

小清渔

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