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
更新时间:2023-06-12 11:40为您推荐老子之道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道德经》第六十一章.m4a》中讲到:“大国者必先处一下本章,老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大者亦为下,彰显的是道心似海纳百川水下楚夏不争的奉献之德,其内在的道理是柔者道之用之为国之道,为人之道的大道哲学...”
大国者必先处一下本章,老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大者亦为下,彰显的是道心似海纳百川水下楚夏不争的奉献之德,其内在的道理是柔者道之用之为国之道,为人之道的大道哲学观老子认为未下未由魏晋七险大国之道也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m4a
01:47/05:28
1
老子着重探讨了为君之道,老子认为只有懂得了,常才能够包容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懂得了包容之道,才能够大功无私,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处世,周全只有处世周全,才能实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

道德经第十六章
02:21/04:44
1
可惜的是,人们受种种因素的局限,无法将自己提升到老子的高度看待和认识世界,不能理解老子的洞见和智慧,特别是不能理解老子反复产阳的道道,德经的核心是道道,德核心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形而上之道

老子指真 第二章 老子之道求真2
08:34/16:47
191
青牛既代表东方,又代表生机大地之德,自然之道老子其青牛,但遇圣人,老子是掌握自然大道的东方盛宴到齐,这青牛不是因为个性,而是暗喻。老子是道,牛一直在走,老子不去管他不去驾驭,也不回头看,顺应自田之意也

63.老子为什么倒骑青牛?
01:42/03:43
115
天之道,其由张公女和天之道利而不害等。与聚众都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天之道,有时甚至表现为天的属性,从属于天犹如不亏,有见天道中的天道,显然就是指道天与道的概念

老子指真 第二章 老子之道求真7
02:28/13:21
108
在道家思想上,老子道术的传承也分出来了很多家,比如有庄子,观一子和文子等各派庄子的道术,继承的是老子道术中纯之又纯的三皇之道,观一子,也和庄子类似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治国之道

素书 韬略 回顾 十四讲
00:52/04:42
64
这可不是老子的简老子说的减是指精神的消耗给予行为时间都要节省都要简化,不要啰嗦,要简单,减少为直接处事的人非常简单明了,也就是老子的无为之道,因为太简化了,看不出他有所作为

老子的三宝
01:08/05:19
53
物继承强壮之势,便以贤衰劳之荣过于强壮,不合于柔弱之道,伪犯了柔弱之道,很快就会走向死亡,仅守柔弱之道,不识持斥词之心,得后便能神权不壮,因而不老,这便是老子的婴儿之道

道德经55玄符
08:38/09:42
17
老子积赏失败,表现失败,庄子折折写,嘲笑成功,老子赞扬谦卑者庄子,苛责自大的人,老子宣扬知足之道,庄子让人的精神栽入体之外,行额上学中畅养老子,无时不谈柔慎伤的道理

绪论
42:16/61:15
6
至于东风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正好成相反,继续正文而与东方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的哲理相合的规律,即俄罗斯的扩张能力基本为其巨大的版图所消食,其国家扩张能力的极限大体与其国家版图相吻合

第六节 二、俄罗斯国家的扩张极限伸展规律
09:02/11:09
1186
无为对老子来讲,是一种手段,老子讲的人生三境界就是功成名,随身退天之道。家长在给孩子讲国学,讲老子的时候,建议你们首先拿出这一段儿来给孩子讲人,一定要工程一个人,尤其是男人

第六篇【功遂身退,天之道】男孩子一定要事业成功
08:27/25:58
43
老子赞扬谦卑者庄子,苛责自大的人,老子宣扬知足之道,庄子让人的精神在肉体之外形而上学中长阳老子无时不谈柔甚刚的道理。庄子则很少提到这个主庄子不仅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知识

绪论二(1)
18:37/20:12
740
老子在本章毫无掩饰地提出了为政之道,即他反复论述的无为思想,老子十分崇尚无为之志,他所推崇的君主圣人就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下万民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大致老子医改前面章节的论述方式

众说道德经第十七章
00:12/15:57
38
本章老子律书的是执政为人之道,明确治理天下应尊道,奉行无为之志,原则无为,故无败无职,故失有为之志,必失迷心,使切下老子,以物拟人,让我们去了悟深藏在外物核心的道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m4a
01:37/03:10
1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人不争用。在修道经营处世,一定要求明,一定要求力,但绝不害人,一定要利人,绝不害人,一定要做事是但不斗争,我把老子的官儿不要之而不四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显质 圣道日用,行德济世
10:36/27:3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