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

更新时间:2023-06-12 22:15

为您推荐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42 四十二节》中讲到:“在前述的此,在生存论分析中,我们的眼光指向操心这一目光,促使作者布尔达赫从亚里士多德存在论所达到的原则基础,着眼尝试对奥古斯丁的及希腊基督教士的人类学做一番解释”

在前述的此,在生存论分析中,我们的眼光指向操心这一目光,促使作者布尔达赫从亚里士多德存在论所达到的原则基础,着眼尝试对奥古斯丁的及希腊基督教士的人类学做一番解释

42 四十二节

07:57/13:07

不驯的羔羊

1

圣奥古斯丁给一般美所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给物体美所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月木的颜色,前一个定义来自亚里士多德后,一个定义来自西塞罗,在字面上都只涉及形式

1.5.4、中世纪: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

02:52/17:30

石头说话2017

5579

将自己投射向可能性。在此书末,尾海德格尔对于种种哲学的时间概念从部分的观点发展为基本意义上的人的历史性和时间性的方式给予了比较随意的思考,包括在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和黑格尔著作中可发现的部分

7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_ 14 共在

04:04/04:43

郑瑾Jin

619

奥卡姆在逻辑上虽显然不在形,而上学上是个唯名主义者,十五世纪的文明主义者,曾尊他为他们的创始人。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曾为斯克托主义者所误解,而这种误解一部分处于奥古斯丁的影响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4

04:20/13:20

熙娅时光

960

也像亚历山,大里亚的菲洛奥古斯丁,以及后来几乎所有人一样把柏拉图的形象解释为上帝心灵中的厮杀,即神及神圣观念认为正是由于去吃了形象,亚里士多德犯了一个亚里士多德,犯了几个更进一步的错误

20 第二章 中世纪的哲学——博纳文图拉

01:35/12:23

西南野女

244

至于教父们的言论,普尔先生向我们推荐了劳动一先生编著的教父们反对运用哲学和理性的言论,选集论亚里士多德的种种命运第二集,尤其是向我们推荐了阿尔诺先生为反对马来而选编的圣奥古斯丁言论选集其中,强调上帝的审判是高深莫测的

论信仰与理性的一致38-47

19:16/20:25

王廷志_4o

331

他们对往昔的真知灼见细细体会把他们融入全面的思想体系中,做出了伟大的系统性,总结一部分哲学家特别是站在柏拉图奥古斯丁立场上的那些认为供香是实在的,当时刚刚译出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表示了极度的怀疑

VBL92《欧洲中世纪史》大学之外的学术生活

06:27/19:05

读麦磐石上的信心

7842

在这些话当中,奥古斯丁从头到尾,不忘提醒君主做的所有这些事,都是为了服务于上电,要爱上帝的国度,超过爱自己的国鼎国度,要以赎罪为目的,以谦卑,忏悔祈祷向上帝献祭

第六讲: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

76:40/118:38

知无知空间

1155

西方哲学时,从古希腊到当下第六章,中世纪第三节,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驳斥怀疑论者曾经断言确定的知识是我们不可企及的参见第五章,但奥古斯丁认为他恰恰可以通过表明确定的知识是可能的

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 | 驳斥怀疑论

00:00/08:13

EY读喜欢的书

896

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关于公开的著作和科学的著作之区分的表述看出,而且还可以从描述公开著作和术语中看到公开的著作。这个词本生活相关的事实并未证明他们指的仅仅是亚里士多德的话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18:21/34:27

从零开始修习哲学

1

二,此外,运动和变化的区别还有另一种形式。亚里士多德把变化区分为四种,或是从主体变成另一个主体,或是从非主体变成非主体,或是从非主体变成主体,或是从主体变成非主体

第一部分:希腊哲学;第三章、B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5)

02:35/20:29

三一棱镜

68

基督教的整个哲学中有一个奥古斯丁,他在度中对自我的理解哪里是不一样的,从来不谈自己,但听总在谈自己的童年青年过来,当时怎么想的用了自己的想法,它是从古代的自我概念

如何好好地度过这一生,就是哲学

03:42/24:58

Bana_5a

1

第十八章从心理学上看,演绎和归纳第一节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存在着两种推理类型或无矛盾的从一个判断推导另一个判断的模式,从教义般的判断到教特殊的判断,用三段论从特殊判断到包含他们的一般判断,用现金所谓的归纳

18 从心理学上看演绎和归纳

00:00/28:36

咖啡店旁的浮云散

1

实际上,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每件事物包括事物质都是上帝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即使有某种无形式,而且可以被富裕形式的质量,他也必定在上帝之中有他们的起源,而且也必定是被上帝从无中创造出来的物质

6.4被造世界

03:01/07:17

半人马座埃尔法

307

自然教育亚里士多德从灵魂论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教育效法的效法,自然的原理,并把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之中

新增: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06:30/15:32

素颜姑娘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