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

更新时间:2023-06-13 20:05

为您推荐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印度近代哲学的特点》中讲到:“印度近代的许多哲学家在继承古代哲学流派有关人的学说及社会伦理思想时,明显参入了来自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根据反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愚昧落后的现象,...”

印度近代的许多哲学家在继承古代哲学流派有关人的学说及社会伦理思想时,明显参入了来自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根据反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愚昧落后的现象,这些都是近代哲学家在继承古代思想时所做的重要发展

印度近代哲学的特点

07:44/14:49

知方行

161

给大家讲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系列,今天是第二讲,我们第二讲的题目就是近代中国人日本官的变迁。我们考察中日两国之间互相认识的过程,也就中国人怎么样认识日本人怎么样认识中国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5)

00:17/23:52

高校讲堂

938

不过,婚姻生活的令人不满,还有一个更基本的理由,这我在上文已经偶然提到过,近代婚姻制度虽曾经发生不少的变迁,不过这种变迁大都是陷于表面的,对于婚姻关系的基本事实

43,第六章 婚姻 第三节 婚姻美满的问题

16:34/20:29

暖心若尘

109

霍姆斯正确地指出,法律的生命并非逻辑,而是经验,而经验带给真理的意义,既非近代也非自明经验道,德合法性乃至于真理都是不断变迁,不断调试,并且持续和自然与养育互动

权利从哪来

10:02/22:08

坑爹小分队

26

即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正如许继林先生新著的家国天下所指出的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冲厥网络,挣脱家国天下的大变迁,由此浮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约现代中国曾经作为中国人所认同的家国天下

我们读书吧505 家国天下

00:37/04:17

宁波新闻综合广播

156

关于社会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社会学对社会制度变迁过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建构内容丰富的关于社会制度变迁的理论,了解各种社会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是正确认识社会制度,变迁实际过程的必要前提

第五章第三节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08:39/34:27

luckyluckyy

102

也决定了近代史上不同现代化的原始积累途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体系结构,并构成其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这也成为我们开展国币比较和区域比较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国仁文丛》总序

13:48/24:52

百慕之音

63

人们期望通过认识来认识社会变迁的规律来趋利避害,而当人们认识了社会变迁的规律,并以某种方式去影响社会变迁的方向和过程时,社会变迁就会以某种有目的的形式出现,如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

第八章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第一节社会变迁

02:30/48:22

luckyluckyy

129

西方这句诗作者播素卷三近代哲学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第二十五章尼采的伦理思想的两点运用值得注意。第一是他对妇女的轻蔑。第二是他对基督教的无情批判,他永远不厌其烦的痛骂妇女。在他逆预言体的著作查实,托罗斯特拉如实说理他说妇女现在还不能谈友谊,他们人就是猫或是鸟,或者大不了是母牛,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25.2

00:00/13:47

读与品

31

整个时代的变迁,它分了,我把它分了一下整个时代的变迁,不管是现在互联网的时代变迁还是过去的九十年代的房地产变迁,还是八十年代的这个下海经商的变迁,他都分了三个四个时间

20211022第60期-以践行实义而立身

12:15/61:45

蒜粒社

1

这时的儒学已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也不是董仲舒的官方儒学,而是融合了道玄与佛学的心。如学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鹿王心学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第十二章 第三节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10:31/13:53

舞宁Gail

1384

文学观念的近代变迁文学观念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内涵宽泛的大概念,它既指成体系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观念,也包括未成体系的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理想和共同认识,而且它本身也同时蕴含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当中,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和社会的文学期待组合成一定的文学趣味和审美理想。而这一定的文学创作时间和审美理想又进一步形成以抽象概念和特定疏于表述的文学理论体系

文学观念的近代变迁

01:05/15:04

南柯晓梦

30

我从前曾经说过,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进入风格的变迁,做骨干来贯穿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银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2)

01:53/19:40

岁月如歌zjc

187

变迁功能是指向社会整体变迁功能,是指向社会整体流动功能,是指向社会个体联系变迁功能,为流动功能奠定客观基础,流动功能为变迁功能,提供人才和动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含义

滚动记忆:教原: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1:14/15:45

素颜姑娘

31

关于古城水道变迁研究的论著,除了集体编写的苏州河道之外,还有张光伟的古地图中的苏州古城河道变迁,陈光明,周翠娇的建国以来,苏州内城河变迁,树落和风的历史时期,苏州城市水道研究,顾永红苏州历史水街区以及历史变迁考察

13.第二章:苏州建置与城池沿革3-姑苏古城水道沿革

01:05/45:00

有声苏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