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蒙书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14 03:45

为您推荐敦煌蒙书研究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大敦煌》中讲到:“对敦煌的艺术收集,小康干部研究中去更有人远射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的力量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

对敦煌的艺术收集,小康干部研究中去更有人远射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的力量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

大敦煌

04:49/05:55

听友384495335

1

安心读书,敦煌七讲石室藏书的研究,敦煌研究一般说来是从石室藏书的研究开始的,以石室藏书为中心的研究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从石室藏书发现开始到民国十年左右

5-2.石室藏书的研究

00:00/13:46

安欣读书

141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展览项目之一,由法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联合举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城同伴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

《陌上早安— 读书.治学.写作》第504期

00:16/04:30

兰山听风

86

研究体系产生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石伟湘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与敦煌社会历史关系敦煌艺术美学的深入解读,贺石哲先生对敦煌早期石窟图像的深入考察与解读敦煌石窟营造似的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3 第五章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08:08/11:24

译林之声

3.0万

我们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来实现下面简单谈一下这门课所使用的研究材料,研究敦煌艺术和视觉文化的证据主要有两大来源,一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书,包括可携带的绘画和版画

拾壹. 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下)

07:31/13:40

俊杞

305

有关敦煌石窟的几个重要问题石窟记录与排年佛像的实册和造像,梁渡经等肃先生的敦煌七讲,可以说开创了讲授敦煌石窟和敦煌学研究的先河,推动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展石窟考古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打下了理论基础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89 第十二章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12:20/14:09

译林之声

1.2万

教育部为加速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筹备,立即发表高一涵,张耕由,王子云,张伟,张大千,郑通和,斗景春,常淑红等八人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并指定高一涵为主任委员,常书鸿为副主任委员王子云为秘书

附:从敦煌近事说到千佛洞的危机

08:56/44:32

听友54225566

1

历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美术组组长,敦煌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甘肃分会副主席。他在组织临摹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期间,创办敦煌研究专业学术刊物

现当代美术

02:32/09:26

绾绾

132

国家图书馆秉承学术乃天下之功器的传统,早在敦煌遗书入藏之初,即派专人负责整理编目,并派员远涉重洋赴英,法德等国调查敦煌吐鲁番文献,使国家图书馆成为敦煌学研究的重镇之一

第14集 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13:48/19:39

铁骨征征

1085

这次考察除了对敦煌艺术的研究的关切之外,他还勉励我和敦煌研究院的同仁,要珍惜全社会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理文革遗留的历史矛盾,努力把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和敦煌学的研究尽快搞上去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4 第五章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

01:36/08:56

译林之声

2.8万

逝年前往敦煌石窟前后有一个多月时间,于建华与敦煌研究所长常书红先生,研究员段伦杰等又是临摹壁画,又是做笔记查资料,因为太用功和紧张,结果熬出了红眼病,同样也在逝年前后

8.林树中之言传身教

04:19/10:09

给你听的声音

1

甘肃省内的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市博物馆,张掖市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定西县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的收藏已被编为甘肃藏

七-3.敦煌文物(包括文书)的收藏情况

01:52/02:49

Anny_Bluecrane

84

为了保证我说的关于敦煌历史,敦煌艺术藏经动,文物壁画保护等内容的准确性,他后来又去查阅了大量敦煌学的论著画册文集,包括敦煌研究等文献资料,下了极大的功夫顾老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1 自序

03:24/10:20

译林之声

13.6万

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从多学科角度深入揭示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的价值和意义,要深入拓展对敦煌石窟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和文化遗产在艺术史方面的研究,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反映了历代无名艺术家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7 第五章 敦煌学的未来

01:43/06:19

译林之声

2.6万

刘永增对敦煌密教造像的考察,解读杨父学对回湖,西夏等民族文献和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张先良对敦煌供养人文献和图像的综合考察,杨秀清,王志鹏等对敦煌历史文献,文学文献的考察研究等等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3 第五章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09:37/11:24

译林之声

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