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
更新时间:2023-06-15 07:15为您推荐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5)》中讲到:“给大家讲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系列,今天是第二讲,我们第二讲的题目就是近代中国人日本官的变迁。我们考察中日两国之间互相认识的过程,也就中国人怎么样认识日本人怎么样认...”
给大家讲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系列,今天是第二讲,我们第二讲的题目就是近代中国人日本官的变迁。我们考察中日两国之间互相认识的过程,也就中国人怎么样认识日本人怎么样认识中国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5)
00:17/23:52
918
藤井省三曾指出,中国以日本东京为目的地开始的留学日本潮流,其源头正是上海,中国贪婪地吸收着迫近中国的近代,欧美,日本等国的近代产业以及近代精神,这也是中国欧美化的起源

《重新发现100前的中日韩》 031 近代上海的朝鲜人
09:10/13:50
459
陈恭禄先生的主要著作用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日本诠释,印度通使达纲,中国近百年时近代中国史料评论,曾国藩与海军等等这些著作,其中的日本全食与印度通史大纲是陈恭禄先生

王植藏书:陈恭禄《日本简史》
02:06/12:00
121
自从日本的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十九世纪末率先提出唐宋变革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朝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以来,宋代的近代化色彩边一直是海外汉学家讲述宋朝历史的最重要母题

自序 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
02:43/24:20
84
如果真如此的话,也说明挫折一书前提不是要去证明阳明学是不是中国近代思想的萌芽,而是对日本阳明学者们主张的中国阳明学王国论做出的反驳,这就牵涉到挫折一书的写作背景

日本的阳明学与中国研究 027 日本九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传统-心无涯
02:14/16:16
1
日本的经济力,发言力和军事力量及国家主义作为中国和韩国学习的榜样,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以至于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说没有日本近代化的模式,则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

47 未来在哪里 ⑥
06:25/09:18
742
日本是以对立窝绰同情,憧憬,援助,轻蔑,掠夺等各种形式与中韩两国接触的。关于中国近代史或朝鲜近代史,在两国的教科书中,经常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斗争,反侵略,独立斗争等简单化的图示解释近代史的

《重新发现100前的中日韩》 080 石川啄木
10:58/12:30
284
由雷海宗主,中国通史和古代史陈寅恪主,隋唐史,姚崇武及邵荀正主,原始,吴晗主明史,萧一山主清史,刘寿民及桂永即张贵荣,驻西洋史,王信忠主,日本史,葛邦福主,俄国史,蒋廷福自己则讲近代史和近代外交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沈渭滨)一、蒋廷黻其人2.新潮史学家
07:28/13:29
1.1万
这样是当时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竟看到了西洋的坚船利炮,又看到了欧洲国家的商业铁路,交通,学校等情况,使中国人跨出了国界。认识到近代在世界的新鲜事物,海国图志在国外,尤其在日本更是具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上的今天——1月3日
05:51/07:41
83
在此期间,日本否定了封建教育,积极兴办稀释的近代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明治政府和中国洋务运动时期一样,向西方派遣留学生聘请杨教习开办西市的近代学校

16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00:56/16:22
4527
我们中国的枕头最早是方形的,今天我们所睡的那个典型的枕头是应该近代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方方的枕头最早是用木头做的,枕子是木子旁诗经当中就有爱情的诗歌用到了枕头的这个意象

21 敦煌《菩萨蛮》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03:38/18:21
5456
总之,希望所有关心中国近代历史,关心中国近代以来,中国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关心中国,未来我们应该更好的前行,关心整个人类文艺复兴以来历史的朋友们来关注中国近代文化

【特别节目】近代史,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在场的历史
01:46/02:21
18.5万
今天我们给大家播讲的继续是咱们近代中国系列的第三小集,近代中国这个系列,我们给大家只在介绍一些在近代中国有着卓越影响力的各界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常识判断496:近代中国③-体育健将:刘长春、容国团、许海峰
00:09/18:16
4087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中国近代的第三场大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我们讲了一丫跟二丫,还有甲午八国没有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跟日本之间开的战争,咱们再去回忆一下,之前两场战争一压跟二压易压战争

64甲午战争(上)
00:00/15:23
1.0万
蒋廷福建构的分析框架把近代化和中古状态作为先进和落后两个文化发展阶段,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作为中国接受近代化的鹰,把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作为中国脱离中国状态避之富强的果,以这种因果关系构成近代历史主题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沈渭滨)二、蒋廷黻其书3.历史观与方法论评估.m4a
00:38/11:40
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