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康德
更新时间:2023-06-17 07:05为您推荐儒家与康德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十六讲331~366页》中讲到:“在东方哲学中,以儒家之思想来与康德思想相比,照儒家思想是以道德为主。两宋民先生说,儒家以人为主,人是理性,那么由人所充分开展真理性是否还可以用西方之神秘主义,包...”
在东方哲学中,以儒家之思想来与康德思想相比,照儒家思想是以道德为主。两宋民先生说,儒家以人为主,人是理性,那么由人所充分开展真理性是否还可以用西方之神秘主义,包括康德所批评之神秘主义来解说似乎很成问题

《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十六讲331~366页
09:59/67:14
1
原教子问题由原教儿想到康德哲学系统中最高善圆满的善圆善之问题,圆教义观念启发了圆善问题之解决。这一解绝世医佛家原教道家原教儒家原教之一理模式而解决的这与康德之一基督教传统而成的解决不同

序言
00:47/35:46
43
此书包括以下两部以法律学之形上的史记前言法,律学之分类表道德底形上学之导言法学法律学指导员二道德学之行上的史记序论无只讲词序论中第七段关于道德情感,良心爱人以及尊敬者易除以作附录与儒家相比,值此唯有关键性的重要其余无甚重要,故不易康德书形式至今已二百余年,而中国七经赏物易严整而较为可读之一,文世纪等于康德学始终尚未吸收到中国来无人,如不能依独立之中文独康德无人既不能言吸收康德,而中国人亦将始终无福分参与康德学进一步无人,如不能由中文理解康德将其与儒学相比,观相会通关期不足者何在

牟宗三译~康德的道德哲学:译者之言
21:55/24:29
35
所谓知识的学问,实践的使用成就所谓行为的学问,这个行为的学问,康德讲的完全是道德的学问。它的实践理论最切合儒家康德既说人类理性有两种运用,又说这两种运用中实践理性有优先性

2020.9.13《教育的智慧学》182~214页
38:33/88:00
20
这叫下相应其道德的宗教之道德的神学次梁者是一除此道德的形上学外,并无另一套道德的神学。只可言在此,孙明儒这依据先秦儒家承得之价值宏归所弘扬之心性之学时超过康德尔比康德为元首,但无人一同样可依

申彩霞诵读经典之牟先生全集5《心体与性体》1至13页
23:52/24:44
52
是古康德言知性为自然,立法与儒家所意涵的知性为道德立法,可合而言之,统称为新,为万法之本源或新极为万法明白心为万法之本源,或心极为万法方可言经济学之道与术,经济学与探求,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之根本规律道

021第十五章 恢复经济学的人学本质
17:04/17:57
185
我在这里大体言之是如此辩证的综合系统,必以柏拉图的逻辑分解系统与康德的超越分解系统以及儒家的心性之学,仁义之教为底子,而后是可以言之,恰当而无弊,而且正可以见其利也

《哲学智慧的开发三:无取之知的哲学系統》
10:25/12:18
48
在回归于明道之一,本与虎谷风之头顶一同而确立儒家之远教远教,确立用于远山则远山的圆满而真实的解决即可得以此则不同意康德之解答而又进于康德者人,或以为完璧湘绣过向,只是未尽之明事

牟先生全集22《圆善論》序(1)-(18)頁20220105.mp3
31:11/43:21
1
第一节通过纯粹类型批判说明只有唯一的纯粹的哲學。根据上一节之讨论,无人提出儒家道德的型上学与康德实践的形而上学,通而为一,堪称为唯一的普遍的形而上线依抗的所论,传奇的哲學以及作为性而上限

二十一世纪啟蒙哲學之先河(牟哲)廬雪崑97-122頁20211222
00:13/46:30
1
论述鲜艳的时空观开始,他表示不同意康德鲜艳论的论点,但最终他却跟着新康德主义者回归道康德物理学与哲学艺术第二章,我们怎样认识几乎整章都在谈康德哲学谈康德的鲜艳论认识论

康德的时空观与近代物理学唯心主义
01:16/70:03
1
中庸奖贴命之卫信以为正中儒家所讲的人之信,是康德此段话中所说的人性的特殊属性之人性,人类之特殊的自然特征之能性,脾性信号以及自然的现象或任何特殊倾向诸词所表示的人性

综论第三章第一节 论道德理性三义
22:08/69:35
1
康德与费希特思想自由和意志自由伦理学伦理与逻辑的关系,康德伦理观的心理学意义,康德与尼采很多人都知道大卫休默认为自我这个概念完全是由各种不断起伏流动的知觉所构成的

第17章 逻辑,伦理与自我1
00:33/20:50
417
其由宋汝承,朱发展至阳明之治良知教,则由透彻阴从关节的行上学转至道德的行上,学转至康德的轮廓,再转至气。而克加德的轮廓我们都承认都深致其赞叹,但我们不能停于此,我们必须再进一步而归到儒家的學術上

從西方哲學進至儒家學術—《王陽明致良知教》引言
17:03/30:55
1
爱我仙人与鲁人爱我家人与乡人爱我亲,与我家人爱我生于物亲,姑妈只是儒家的人,竟然说爱我生于悟亲,很可能是儒家,有很可能是墨家文献的夸大其词之显然与儒家强调的孝道不合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06:49/23:47
29
在康德的哲学内,一切哲学的问题,哲学的论点都以谈论道,你需要有哲学常识,知道有哪些责任问题与其来龙去脉康德以前,罗斯考康德以后,罗斯考知道了以后才能继续前进,故读哲学的人都可由康德柱得到启示

第三讲 西方哲学底的传统
30:39/32:2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