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与现代人生
更新时间:2023-06-18 11:55为您推荐孔孟与现代人生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No.7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中讲到:“我认为,凡是现代的国民,应该把战国策等书好好研究,拿他和孔孟之学互相研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志士与立身立国的中心,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为全变,应变事变,拨...”
我认为,凡是现代的国民,应该把战国策等书好好研究,拿他和孔孟之学互相研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志士与立身立国的中心,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为全变,应变事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实在很有必要

No.7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09:50/12:33
3556
我认为,凡是现代的国民,应该把战国策等书好好研究,拿他和孔孟之学互相研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志士与立身立国的中心,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为全变,应变事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实在很有必要

《孟子旁通》07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09:50/12:33
577
我认为,凡是现代的国民,应该把战国策等书好好研究,拿他和孔孟之学互相研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志士与立身立国的中心,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为全变,应变事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实在很有必要

孟子.梁惠王篇 07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09:50/12:33
6560
我只是说中学生不该专习那些从教育意义上来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现代人生与不同有文化同样注意,要使中学生了解现代人生,就得教他们读现代文学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17:14/21:24
1
基本方向并无改移资助五人即可掌握,以客观共同标准以笼罩整个运动改归向先秦如学。其所谓孔孟之学,即使基本方向所在,则割家之说与孔孟之学距离之远近,即可表示其说在此大运动中所处之地位或阶段

一系说
02:14/19:08
1
其三,就周易的基本内容而言,超出与先秦儒家学说的地方很多,比如周易讲世法,儒家不讲易经是世书,且不用说易传之中的有关世法的内容也很突出,甚至将詹氏作为天地之经,纬人生之必须。而先秦之儒却不讲詹氏不要说很少涉及周易的孔孟

《易传与道家思想》附录三~书评1《易入儒道简论》
09:32/12:39
159
戴东源选接不上儒家的学问,他一如眼里的公鸡宋敏,虚儒学宋以前孔孟之孔孟老师之老老师谭老师的高庙其言不依附孔孟宋以来以梦之书锦诗体简读者杂习老师之言,以简诗在东园级卷发达盆进士远出书

20220217宋明儒学p21~41页
36:26/57:31
1
无论是蒙氏教育,瑞济欧还是华德福或是正面管教,当然还有本书的观点都是反对的,那么也包括中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管是孔孟还是近代的梁启超,或是现代的卫书生等等,他们也都不主张体罚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6、惩罚的弊端
00:14/03:12
799
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民国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失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火潭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01 编者的话 出版说明
01:48/09:30
2465
所谓格物开众庙良,知吸毒存,就是聂报说的妙无良知之密。夏两省大良知的心阳明心学上上街朱四,孔孟的道童,作为孔孟之传孔孟之道的嫡传孔,孟道童估摸鱼估摸两千载,终于有阳明诚实而起。高庆意见广大的良知,心学的法登,成为新一代的道童圣人

14良知心学(1)0212
24:30/37:55
253
与孔孟本质落实水开启此一阶段,但此阶段之代表学说则需留待明代之王。守仁王是立志良知之说,建立于心性论系统,孟子思想之要志吸收于系统中,严格严之以归,向孔孟之方向之儒学运动之王室方正式完成刺激,后世所谓阳明之学或遥江之学玄也

一系说
17:20/19:08
1
宋代肉夹,他也就将若假孔孟之道老庄更熟,而气派是总量不同,因为他是文人,他也做过太保,他也当过流氓,也当过土匪,也是王秀嘉也是大,谁将人生的正改什么都经历过,那正好有收到

音-道【南怀瑾】【老子】14
06:47/50:13
1.2万
在孔孟看来,亲情并不是思顺正因囊亲亲而成贤圣而去贤家庭的亲子关系既非个体主义或个体间主义的,亦非整体主义或层级制的,而是公司还未分的人生意义之源和生存可能性之源,因此是儒家的利教

序言(丁,戊)
08:19/16:53
112
反省的结果又使他发现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拥行,而只是一个地地道的懦夫,分析方鸿渐的病态,人格的普遍性与现代性,一方文件的这种病态的思想方式和行动方式在整个现代人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第十章 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围城》的现代性分析
02:04/04:27
78
我在前面多次讲过缺乏形,而上学基础的人生哲学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和追问,比如孔孟之道就没有形而上学基础,后来才有了周熙搞出一套天理系统,补上这个基础圣经也没有形,而上学基础后来才有了那么多的

恶从何而来(上):善恶二元论的破产与斯多亚主义的人生哲学
10:19/11: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