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纪实
更新时间:2023-06-19 11:15为您推荐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纪实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别了,司徒雷登》,背后是中国最危险的三年(上)》中讲到:“经过讨价还价之后的决定,苏联必须在欧洲战场结束三个月内出兵。东亚的日本作战回报就是外蒙古维持现状。苏联得到中国东北的特权,千岛群岛和库叶岛等岛屿交给苏联,这只是...”
经过讨价还价之后的决定,苏联必须在欧洲战场结束三个月内出兵。东亚的日本作战回报就是外蒙古维持现状。苏联得到中国东北的特权,千岛群岛和库叶岛等岛屿交给苏联,这只是写在纸上给人看的

《别了,司徒雷登》,背后是中国最危险的三年(上)
01:41/11:47
3.9万
苏联红军分三路挺进中国东北地区,远东第二方面军在海军舰队的配合下,在浮远打响了出兵东北的第一枪,他们与驻扎在此的日军进行了激烈战斗,在福远登六战中,苏军击毙击伤日军

游江懂了黑瞎子岛
05:48/31:20
105
八月六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扔在广岛后,斯大林担心日本会在短期内投降,可能使得苏联失去出兵中国东北,进而失去崛起。在东北特权的机会改变了原来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再出兵的计划

蒋介石大传 57
17:12/27:33
3992
多恩来说,在目前情况下,中国要出兵朝鲜,面临许多大的世纪困难,况且部队的武器装备也落后。如果中国要出兵,苏联必须提供军事上的援助,尤其是要求苏联空军提供空中掩护

《20世纪重大政治谋略》第116集:自古唇亡齿必寒
10:11/11:18
49
不要说俄罗斯,苏联早都没了,我们中国本身也是推导苏联的重要一角。当年我们反对俄罗斯入侵阿富汗出兵打击苏联支持箱的越南都是推倒苏联的一根又一根稻草,苏联没了,中国没了

一种狂欢,两个世界
01:48/13:17
3.0万
默默回顾那个令世界动容的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曾经攻克柏林,曾经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作为苏联远东军区的主要军事地区,巴驻扎着很多远东军队

隔江到异国
19:07/27:24
93
汽车部队编入东北边防军决策,出兵时又派周恩来同苏联领导人谈武器装备援助问题。出兵后,随着这些武器装备到达,则突击组,建装甲兵,作战部队,扩建空军和炮兵,韩高炮作战部队还通过协商请求苏联出动空军,掩护朝鲜境内青川江以北两条铁路线的运输

065(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二)尽最大努力加强和改善志愿军武器装备
01:33/05:12
21
享年七十一岁,依靠朝鲜的支援一直延续到东北解放。在朝鲜支援中国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中,这样写道一九四八年秋,是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政委的李富春秘密访朝此行。他有三项重要使命,亦是为东北战场筹划军需物资

73合音 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来个张学思(九)
10:06/11:03
212
从周恩来的回答和有关档案中,则可以肯定周来是带着中国出兵或者不出兵的两种方案去苏联同斯大林等会谈的。会谈中,周兰明确提出,只要苏联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就出兵援朝,否则中国有很大困难

第174章 总理秘密访苏—主席以退为进
10:30/12:47
1145
当时越南人千方百计的希望托苏联下水,一九七八年的秋天开始,他们就已经制定了一旦中越开战,如何利用苏联制衡中国的计划,越南甚至不惜出让京南湾军事基地全面投靠苏联想凭借刚签署的苏越条约拉苏联人出兵我国中央军委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实 79大撤军1
16:37/20:49
7.7万
普京请听长篇纪实小说古今大传在前苏联呐克格勃办了两百多所间谍学校都是地图上没有标记的特务城,其中大型学校有七所,而普京当时就在位于明斯克市东北约七十公里的帕拉霍夫卡学校这个学校的内部氛围

普京大传10
00:36/08:47
7.0万
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意在试探苏联实力的边境纠纷也使日本明白了一个事实。相比自己苏联的军队,不论是在火力还是在机动力上都十分强悍,想要与苏联作战并且取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246 太平洋战争 近卫内阁的南进政策【血色疯魔:走向近代国家】
05:22/09:35
20
另外,中长铁路也是当时刚刚被割出去的,蒙古唯一可以不依赖中国的出海通路,不赶快地拿回来,尤其是不卡住中长铁路,苏联势力进入中国内海,并且在东北扎根,别说是蒙古,必然依附苏联,而不是中国

外一则 朝鲜战争该不该打
19:58/24:37
391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东北抗联教导旅协同松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并利用熟悉情况的有利条件担任先遣支队和向导先机,抢占了东北五十多个大中城镇,并配合苏军歼灭了日本

“八月风暴行动”中的抗联队伍
00:00/21:01
2218
长城以外的东北地区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长城以内的中国其他地区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只需要确保它势力范围以内的权益绝不在长城以内制造麻烦,美国也不要把手伸到长城以外来

2.“雅尔塔秘密协定”框架下的中国反分裂斗争及其世界意义(6)
11:13/20:25
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