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赏罚忠厚之至论

更新时间:2024-05-02 15:05

为您推荐古文观止赏罚忠厚之至论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管子》第三十一 君臣下(1)译文》中讲到:“因此,国家之成为国家的原因是由于以人民为根基,君主之成为君主的原因是由于以赏罚为根基,赏罚过多就会造成财力缺乏,惩罚过重就会造成法令粗暴,财力缺乏和法令粗暴都是...”

因此,国家之成为国家的原因是由于以人民为根基,君主之成为君主的原因是由于以赏罚为根基,赏罚过多就会造成财力缺乏,惩罚过重就会造成法令粗暴,财力缺乏和法令粗暴都是失去民心的原因

《管子》第三十一 君臣下(1)译文

01:06/03:20

一页書百世经纶

1

刑賞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认为忠厚在于以君子长者之道之国而不全在于行于赏文章,说法透彻,结构严谨,文词简练而平易。小唱主考官欧阳修认为他拖进五代,送出以来的浮迷,艰涩之风,十分赏识

刑賞忠厚之至论_刘俊峰 2020年12月29日 06:56

04:19/05:11

刘一抟

49

觉得在关季这行座不是长久之计,要被这个老妈妈控制着,他早就想要熟身从梁了,又看到李公子忠厚志诚,他觉得李公子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对他有一片诚心,想跟他就一起共度下半生

警世通言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

32:01/34:36

蒋三弦儿

1277

好恶者,赏罚之本,冥王之所贵为觉其实崛起时耳聋容想之,不容得民不及列位不显得民不视觉,决议得也。得名不贵,上绝列决路上不到期,门人得民不以死争未已,人均而又好恶

好恶者,赏罚之本

00:00/02:52

丁禹铭

210

进的院子玛丽邦并未让冯忠厚进屋搬来两个小凳放在院中的矮桌旁。而过去冯忠厚每次来这里的时候,全家人总是热情地招呼进屋,端茶倒水的冯忠厚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你来到底有啥事儿

风雨长安第026集

05:38/20:01

传统评书

687

三,设立监督机制与赏罚机制,用人不宜让下属放手去干,不是毫无章法的设立监督制度,不能让下属借此机会谋取私利,设立赏罚机制,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方案覆辙,以监督他们

厚黑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03:14/03:58

钻石千寻

1

不改祖宗惩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释义谨慎,遵守父兄的教导,沉稳诚实,谦虚恭敬,便是忠厚子孙,不善改祖宗传下的处世良方,忠诚厚道,勤奋简朴,便能使家道长久不衰

《围炉夜话》068.第六十八话【忠厚兴业,勤俭兴家】

00:44/03:21

博言之音

7471

安平的华安妈饮食相约继续又和大家分享古文观止照错论天下之患罪不可为者民为治贫不是,而其时有不测之忧,做官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岂而强为之则。天下纽约治平之安而不母信为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唯能出身为天下范,大难以求成大功

《晁错论》

00:00/13:03

安平花儿妈成长部落

1

一下子谈到赏罚,不知道他的开始,颠倒了道的次序来谈论违背了道来言说的人应该被别人来统治,怎么能统治人一下子谈论行名赏罚,这只是知道统治的手断,而不知道统治的原则可以被天下所用

《庄子注译》外篇 天道第十三

36:24/49:26

木兰mag

2547

凡此舞者,降墨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不知者不上,故教之以计而所其情曰主熟有道,主熟有道,降暑有能,天地熟得天地熟得法令赎刑兵重孰强士足孰练士足孰练赏罚孰名无以此之胜负矣

计篇第一 老师

01:40/04:28

经典思想经典人生

1

道德以名而仁,义赐之仁义,以名而分手,次之分手,以民而行,民次之行民,以民而应任次之应,任以明而原写次之原,形与名,而是非次之是非,以名而赏,罚次之赏罚,以名而于智

庄子-外篇-天道

07:20/16:43

莹_TX

39

西乾莫教子护短莫从诗记得旧文章便是新举子人在家中做人,在家家中做或同天上落,但求心无愧,不怕有后灾,只有和气去引人。那由湘达德太平忠厚,自由忠厚报豪强,一定受官行

增广贤文八月十二

25:04/26:24

补桐书屋

1

夫人才慢慢的有所改变,再就是冯忠厚和自己联判种地,尽管客客气气的却从不深究自己,先后带两个儿子去拜冯忠厚为师学武术风中后倒也热心没说过半句拒绝的话,为此,自己想请风中后到家里做作仪表,感激之情几次都被婉言拒绝了

风雨长安第087集

19:06/20:40

传统评书

396

曾国藩之名,妇儒皆知而称之然,其能成此事业者,使慈禧知人善任,名于赏罚而有以拔石之当无事之时,迎庭济济而独赏。鉴于言行之表,由非具着实者,不能曾国藩之才能极其忠诚

《慈禧野史》第10集 曾国藩及太平天国灭亡1

00:54/14:55

历史军事档案室

383

到了武帝元硕四年,韩安国免了职皇上诏令,任命张欧做了御史大夫,自从张欧做官就未曾说过要查办人,而专门以诚恳忠厚的态度做官下属的官吏,因为他是个忠厚长者,也不敢太欺瞒他

214.史记卷一百〇三 列传第四十三 万石君张叔列传

20:37/22:17

九九从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