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赞叹

更新时间:2022-12-02 19:25

为您推荐随喜赞叹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人生最大的功德是随 喜》中讲到:“如果我们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帮忙,我们有个欢喜赞叹的心,那也是随喜功德。随喜的时候不仅不嫉妒,还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人发心成就。他人才是真正随习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尽...”

如果我们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帮忙,我们有个欢喜赞叹的心,那也是随喜功德。随喜的时候不仅不嫉妒,还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人发心成就。他人才是真正随习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尽力帮忙

人生最大的功德是随 喜

25:57/32:39

o嗡啊吽o

2379

当别人重善根己福德的时候,我们不能有嫉妒心和其他的恶念,一定要生起欢喜心而随喜,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们都要发清静心而赞叹,平时听到看到或想到他人的善根,我们都应随喜

2-14一滴水也可以有大海的力量@达真堪布

01:57/02:43

大米和他的妈妈

132

本节目由人民东方出品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注释撰法伦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同学们如法唱颂修谱闲行的人,有李靖赞叹供养等等,乃至劝请,如来注释撰法伦的功德,以及随喜忏悔等等所修善根的功德

No.05 量大,福才大

00:00/09:03

南怀瑾大学堂

5721

本节目由人民东方出品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注释撰法伦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同学们如法唱颂修谱闲行的人,有李靖赞叹供养等等,乃至劝请,如来注释撰法伦的功德,以及随喜忏悔等等所修善根的功德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05 量大,福才大

00:00/09:03

南怀瑾大学堂

3627

咱们佛家讲要水洗,要赞叹同喜不失什么意思,从心中从心地去除,嫉妒心生,欢喜,随喜,赞叹别人。在做好事做善事的时候,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把嫉妒、怨恨、鄙视去除掉,以真真正正的满心欢喜之心去表扬他去留步

81,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03:03/13:42

互联网新安利团队

1

清澈而水灵,常能轻言细语,不说出话,且能常随喜赞叹别人的女子可以吐气如蓝,成就甜蜜动听,知音声不写吟之女子除污泥而不染心如镜和可的高贵盛极之乡,气质优雅,楚楚动

女子如何修来美貌

01:31/05:05

让梦飞扬雪芹

1

若能时时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是给我们积累了大幅守护善心,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的去体谅他人

福报越修越少,是什么原因呢

07:48/09:57

o嗡啊吽o

6033

可是因为嫉妒,总能伪装成其他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他骗你,力求冷静和客观,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随喜赞叹某人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许不过是嫉妒心在发作而已,嫉妒善于伪装

走出修行的误区(三)菩提心 02

12:12/13:31

小倩儿mm

1

师者应是出咔之人,视线心灵,自由与心灵高度有高的心,智悟性,有心灵的清净度。众生有一份了解,因材施教,因病欲养,不批判他人随喜赞叹他人之成就与善性,让自己自然开花,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到来

108将读书分享65天

00:59/30:05

听友279668957

1

我们学习去随喜别人看似在成全别人,实则是在帮助自己,帮我们降服因嫉妒产生的烦恼,净化我们的心灵,学会转傲,慢嫉妒为欢喜,赞叹我们不要被外在的环境所绑架,学会尽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尽转,是件最自由的人,最自由最自在的人是谁

有一种善良,叫做“随喜他的功德”

04:41/05:23

诵读者红红周

31

有李靖赞叹,供养等等,乃至劝请,如来注释撰法伦的功德,以及随喜忏悔等等,所修善根的功德都要回向给大家,回想一切众生都成佛道,这是真正的修行人,像刚才大家这么四句的唱面来

007上篇

04:10/05:22

复旦大学出版社

2913

被打击放生是佛陀在诸多经典中一再赞叹的修行阀门。作为佛弟子,应该依教奉行,除自己努力放生之外,还要劝导其他人放生渐做随喜,而不能出于思念,阻止别人放生排斥障碍,自己没有参加或者不想参加的放生活动

《生命这出戏》~第二章生命的平等(4)

08:19/10:43

W辰玉

284

只是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看似轻而易举的随喜,实际做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必须像训练慈悲心那样有步骤的,逐渐扩大随喜的范围

走出修行的误区(三)菩提心 02

10:54/13:31

小倩儿mm

1

赞叹他的微神之力,赞叹他的慈悲,赞叹他的智慧,赞叹他的辩才,赞叹他所有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得能他的生语意,他的慈悲教化都不可思这样的赞叹你即使用百千节的时间去留不去赞叹你也没有办法说得进,没有办法说得完

297,嘱累人天品第十三,佛陀摩顶

10:25/12:14

博燚老狼

6.1万

如果不修持随喜心,无论这宝贵的人深痴有多久,无论多富,有多聪慧,或有多少世俗及佛法的教育,在生活中将得不到安乐。金宁静正是无法随喜的心,驱使人发狂及激发不理智的举动

福慧篇 091 随喜功德妙法门

06:16/08:02

琳依慧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