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系列三

2022-10-04 00:08:4905:52 137
声音简介

第一话《盲人画龙》
         很多人著书就如同盲人画龙,一半靠主观,一半靠脑补。如同一个双眼失明的人去绘画一条没有人见过的龙,如同一个智慧未开的人去描述一件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东西。圣人讲道靠的是显现,只是把本来存在的道客观显化在世人面前,所以圣人讲道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害怕被自己的主观所束缚。俗人写书靠的是主观理解和部分想象,用主观的认为来讲大道,用人为的脑补来体现自然,理直气壮、自信满满,就怕不够惊世骇俗。圣人害怕去讲道,而盲人自信能画龙。

第二话《能说的才是道》
        无穷的道不可说,因为说了就变成了有限。圣人认为无法言说的才是道,而我认为能够表达的才是大道。人有其心,天有其道,人心有限,而大道无穷。人无法穷道,却可以显理。不能说的只是少数人的境界,能够说清的才是普世的道理。无法说清的东西意义也不会重大,能够普世的才有大的作用。圣人知道无的境界,而我更相信有的作为。所以圣人死了,境界不会留下。而书籍保存了,思想可以流传。大道无穷,不能因为说不清就不去说。学海无涯,不能因为学不完就不去学。进步是因为可以积累,传承是因为可以表达。无穷的东西因为不能说明反而局限,有限的东西因为可以表达反而普遍。沉默不语的是因为学问太少,脱离世俗的是因为境界不足。能够表达的才是有用,能够普世的才是有道。对人者可说理,对天者可悟道。道可道之道,才是真的有道。

第三话《拔刀之后》
         修行就像拔刀,拔刀不难,难的是拔刀之后。不能为了修行而修行,不能为了拔刀而拔刀。刀拔出来了却不知道砍向何方,心放空了却不知道如何作为。把心灵的安静当做修行的目的只是一种迷失,真正的修行是在心灵安静之后。得道之后应该做什么,这才是修行的关键。得道之后无所作为,入空之后只剩安宁,就是为无而无,为空而空。肤浅的修行在心灵平和后就停止了,把起点当终点的人只是没有烦恼却未曾真正得道。有的人迷失在热闹里,有的人消失在寂静中。不悲不喜只是心,心静之后才是道。

第四话《洞穴》
不能独立思考的学习,就是走进了洞穴,不管你走的有多深,你的四周都是墙壁。在洞穴里迷路的人,看不到山洞外的世界。在他人的思想里迷路的人,看不到本来的存在。洞穴都有尽头,知识都有局限,知识的尽头其实无路可走。可惜的是很多人的知识量无法支撑他们走到尽头,更无法发现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从走入洞穴的时候就已经到头。很多人的学习,只是不停地在他人的洞穴里打转。

第五话《问天》
清醒来源于迷茫,进步来源于问题。不问者不得,多问者多得。道有大小,问有深浅。向他人请教是问学,从自然悟理是问道。问学的人可以得到答案,问道的人可以延伸更多问题。问学的人越问越少,因为觉得自己懂得多了。问道的人越问越多,因为知道自己开始深入了。学以致用没有错,但大部分人只是学以小用,满足小的用处而不追求更深入的道理。别人教你的都是小的知识,从自然参悟的才是大的道理,从询问到反问便是自我修行的开始。询问里没有道,因为道藏在对天地的反问里,懂道的人问天不问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乐桃桃玩穿越-情绪感悟系列

鱼淼淼携手儿童心理专家刘鸿雁,通过每集一个经典童话,为孩子和家长们梳理、认知、管理情绪~节目还设有“听故事、回答问题”的互动环节,协助家长完成儿童情绪的了解与...

by:鱼淼淼讲故事

感悟

心自由人自由

by:木兰言

感悟

日子里的人

by:秋意之音

感悟

读书会引发思考,思考会渴望读书,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丰富自己,让自己获得成长!

by:北雁南飞杭州

读后感悟-人生感悟

第本书都有属于它的亮点,而我们往往却把它们一点点忽略掉,你相信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大智慧吗?参与进来我们一起聊聊人生,聊聊你的感悟吧。

by:热闻追踪员含月儿

三叔系列故事

每一个独立的小故事,都是三叔切身经历过的

by:会飞的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