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兴致

2022-09-15 00:15:1816:10 33
所属专辑:幸福之路—罗素
声音简介
第十一章 兴致本章,我打算谈谈兴致,在我看来这是幸福的人所具备的最普遍、最突显的一个标志。要理解所谓兴致,最好的途径是想想人们坐下来就餐时的不同表现。有些人觉得吃饭简直是件麻烦事,无论食物多么精美,他们都没什么兴趣。遍尝美食,顿顿如此。他们从未体验过饥饿难耐却没有饭吃的滋味,只知道吃饭是件按部就班的事,是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规定要做的事。吃饭和其他事一样无聊,但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比起其他事来它还不算最无聊的。然后是病弱之人,吃饭是出于责任,因为医生嘱咐他们需要增加营养来保持体力。接下来是美食家,充满期待地开始,最终却发现没有一道菜能达到预期。再就是老饕,他们贪婪地扑向食物,大快朵颐,渐渐脑满肠肥。最后,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食欲健康,喜爱食物,吃饱即止。生活的盛宴中,他们也用同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奉上的美好事物。幸福的人相当于这最后一类食客。兴致之于生活便如饥饿之于食物。把吃饭当差事的人相当于拜伦式不幸的牺牲品。尽责任吃饭的病弱之人相当于禁欲者,饕餮之徒相当于纵欲者。美食家相当于挑剔苛刻的人,由他们评判的话,生活中一半的乐趣都不尽如人意。相当奇怪的是,除了饕餮之徒,可能其他类别的人都歧视胃口健康的人,而认为自己高他们一等。对这些人来说,因为饥饿去享用食物,以及因为多姿多彩的景象和奇妙的体验而去享受生活,都是庸俗的。他们从幻灭的高度俯视着在他们看来灵魂空虚的人。我不敢苟同。类似的醒悟都是某种病症,某些情况下,这种问题的确无法避免,但病症出现时仍应尽快治疗,而不是自视拥有了更高级的智慧。设想一个人喜欢草莓而另一个人不喜欢。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它是好的;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它就是不好的。但是,喜欢的人因此具有了他人所没有的一份乐趣,就这点而言,他的生活多了一份快乐,他也能更好地适应两类人俱在其中的这个社会。喜欢看足球的人,乐趣自然多于无此爱好的人。喜欢读书的人乐趣更是远多于不爱读书的人,因为阅读的机会远多于看球的机会。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找到另一样替代。生命短暂,兴趣有限,但还是以兴趣多到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为好。我们都容易有内向的毛病,尽管绚丽多彩的世界就在眼前,我们却惘然不顾,只盯着自己内心的空虚。切莫以为内向者的不幸里有何辉煌之处。头脑是一部奇异的机器,它能以最惊人的方式组合供给给它的原料,但是离开外部世界的材料,它便无能为力了,而且它不像火腿肠生产机,它必须自己抓取外部材料,因为只有当我们对事件产生了兴趣,事件才会变成我们的经历:如果它们吸引不了我们,我们也就无法从它们那里获得什么。因此,注意力向内的人往往感觉没什么值得关注的,而注意力向外的人偶尔内省时常会发现,无比丰富多彩的各种成分都已被分析并重组成了美妙的或具有启发性的形式。兴致的表现形式不胜枚举。也许你还记得,夏洛克·福尔摩斯碰巧捡到丢在街上的一顶帽子。端详片刻之后,他推断这顶帽子的主人因为酗酒而落魄,妻子也不像从前那样在意他了。对偶遇之事都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无聊。不妨想象一番乡间散步时可能见到的各种景象。有人对鸟类感兴趣,有人喜爱植物,有人留意地质,还有人关心农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你有兴趣,其实任何事都是有意思的,每一种东西都可能引起你的兴趣,因此,无论喜欢什么都比什么都不喜欢能让人活得更好。另一种极大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人对待其同类的态度。在一趟长途火车旅行中,有人完全没有注意到任何一位旅伴,另一个人却对所有人进行了总结,分析他们的性格,根据他们的情况精准推断,甚至可能洞悉了其中几个人的隐秘往事。人各不同,人们对别人的感觉各不相同,正如他们对别人的猜测各不相同。有些人觉得几乎所有人都挺乏味,另一些人则很容易对遇到的人产生好感,除非存在特别原因让他们有其他感觉。再拿像旅行这样的事来说:有些人到很多国家,总是住最好的酒店,吃着跟家里一样的饭菜,会见那些在家里也一样会见的富贵闲人,谈论那些在自己的饭桌上也一样谈论的话题。回来之后的唯一感受是,终于结束了一场昂贵而无聊的旅行。另一些人则是,无论到哪儿都只看它的特色,结识当地的典型人物,留意考察历史或社会趣闻,品尝当地食物,领略地方习俗和语言,回家时装满了新鲜愉快的记忆留给冬天的夜晚。对生活充满兴致的人总比无动于衷的人更占优势。对于前者,甚至不愉快的经历都有用处。我认识一些经年忍受折磨而后去世的人,他们的兴致几乎一直保持到生命最后。有些疾病会破坏兴致,也有些对兴致无损。我不知道生物化学家目前是否能区分出这两者。当生物化学取得长足进步时,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服用药片来维持我们对生活的兴致,但在此之前,我们还只能依靠对生活的合理观察来判断,究竟何种原因造就了某些人对任何事都兴致盎然,而另一些人则毫无生趣。我们很难预见一个人会对什么事产生兴趣,但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强烈兴趣,而这种兴趣一经产生便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生活的烦闷。我们所有的个性化的趣味和欲望必须要适应生活的整体框架。只有当它们与健康,与我们所爱的人的情感,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协调一致时,它们才能成为幸福之源。有些嗜好即便纵情也不致越界,但有些却不然。比方一个人爱棋,如果他是个自食其力的单身汉,全然无须克制,但如果他有妻儿且不能自立,便要严加约束了。而对于酗酒和暴食之徒来说,即便没有社会羁绊,从利己角度来讲也不明智,这种放纵会影响健康,是用长远的痛苦换取眼下的快感。某些需求构成了个框架,任何单独的激情都必须依存于这个框架,否则它们就可能变成痛苦之源。这些需求是:健康,保存健全的机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收入,担负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对妻子儿女的责任。有些行为会被认为极其高尚,而为之牺牲其他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合理的。为国捐躯而留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人不会被指责。专注实验、期待重大科学发现或发明而致家境贫困的人不会被指责,只要他的努力能够换来最后的成功。在基督纪元的第一个千年里,抛妻别子的隐修会被赞颂,而时至今日,人们主张隐修者也应该为家庭生计做些考虑。我认为,饕餮之徒与美食爱好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些深层的心理差异。那些放纵于一种渴求而放弃其他所有需要的人心中往往深藏某些困扰,他在试图逃避一个幽灵。酗酒者的情况十分典型:他们为了遗忘而把自己灌醉。如果他们的生活中没有那种幽灵,他们就不会感到醉酒比清醒更好过。正如传说中的中国人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典型地代表了一切过度的、片面的激情。它寻求的不是事物本身的乐趣,而是遗忘。然而,是以浑浑噩噩的方式,还是通过自觉的主观努力来遗忘,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博罗的那个朋友通过自学中文来承受丧妻之痛,这是寻求遗忘,但他通过全然无害的活动来寻求,相反,这种寻求发展了他的智识。我们找不到理由来反对这种逃避。但通过酗酒、赌博以及其他无益的刺激活动来寻求遗忘就是另一回事了。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情形。厌倦平凡生活而在飞机或山巅上疯狂冒险的人该如何评价?如果他的冒险是为任何公共利益,我们敬佩他,但如果不是,我们只能说他比赌徒和醉鬼稍强一点儿。真正的兴致都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除非它已经被残酷的环境破坏了。一个人但凡未曾受过致命挫折便会存有对外部世界的天然兴趣,而只要这种兴趣依然存在,他便能发现生活的快乐,除非他的自由受到了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十一点十一分

每日一更,抚平一天的焦虑与疲惫。那些被种种不如意所掩盖的美好,我们都想带你一起去发现。每晚我们都陪在你身边。“善待自己”,放下防备,找回属于我们的安全感。带着...

by:暖心理

十一和小十一夜话

献给我最最最心爱的宝贝

by:四丽老师讲经济法

旬十一

“旬十一”,一档轻松感性的播客节目!我们将从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为你解读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让...

by:旬十一

十一年无落雪|十一年长情

十一年无落雪作者任尔东西演播诗安C给世间最难得我一生狂热陆嵘峥我一生无悔入警校青梅竹马十一年长情那是一堆未寄出去的信甚至连署名都没有陆嵘峥打开其中一封...

by:诗安C

十一只猫

十一只猫的故事

by:圆脸大鸭梨

第十一本

“静心是清明,静心是觉悟”

by:加油吧夏夏

声音主播

303599

简介:波哥最崇拜曾国藩关于进德修业的观点: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