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情爱

2022-02-04 11:34:2511:43 28
所属专辑:幸福之路—罗素
声音简介
第十二章 情爱感觉缺爱是一个人丧失兴致最重要的原因,反过来,有了被爱的感觉便能极大地激发兴致。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各种情况感觉缺爱。他可能自觉可憎所以认为没人爱他,可能打小就被迫习惯比其他孩子分享到更少的爱,也可能确实是个没人喜欢的家伙。但后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早年不幸导致的自信缺乏。感觉缺爱的人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态度。他可能会竭尽所能去争取爱,做出讨好的举动。但因为他们讨好的对象很容易觉察这些善意背后的动机,所以这些举动很可能失败,人类的天性本是让不缺爱的人更容易得到爱。用好意善行去追求情爱的人,往往因体会到人类的薄情而感到幻灭,最后多情反被无情恼。他没有意识到,他想换取的情爱,远比他愿意付出的物质代价更为珍贵,而他的行动出发点正是基于这种交换的念头。另一种感觉缺爱的人会伺机报复世界,有的是发动战争挑起革命,有的就像迪恩·斯威夫特以辛辣的笔触作剑。这是对不幸的英勇反抗,它需要一个人足够刚强才能只身对抗整个世界。绝大多数男女感觉缺爱时便陷入怯懦的绝望,偶然有机会嫉妒和怨恨就是一种宣泄了。通常,这种人极端地关注自我,他们本能地逃避缺爱带来的不安全感,听凭自己的生活被习惯彻底控制。对外部冷酷世界的恐惧驱使某些人甘做循规蹈矩的奴隶,他们认为走在昨天的老路上便不会撞上那种恐怖。面对生活,充满安全感比怀揣不安全感要幸福得多,至少在他们还没有因为安全感而遇上麻烦的时候。安全感本身就能帮助一个人躲开麻烦。走在下临峡谷的窄板之上,害怕比镇定更有可能使你失足。人生也是这个道理。无所畏惧的人当然也有可能遭遇飞来横祸,但他更可能克服重重险境安然过关,而胆怯者却更可能走向不幸。面对生活的基本自信,比起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有赖于能够得到人生必不可少的恰当的爱。我在本章想要讨论的就是这种被认为是致之源的心理习惯。给人以安全感的是“获得的爱”而非“给予的爱”,当然,更大多数的安全感来自相爱。严格说来,除了情爱,敬佩也能产生同样的作用。以赢得公众敬佩为职业的人,比如演员、牧师、演说家和政客,都会越来越依赖公众的赞赏。得偿所愿时他们兴致勃勃,事与愿违时他们郁郁寡欢。对他们来说,被众人稀释的爱与其他人感受到的来自很少人的高浓度的爱其实无异。孩子会把父母对他的宠爱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尽管这种爱对他的幸福感至关重要,但他不会去多想。他想的是世界,是将要到来的奇遇,是长大后将要到来的更加精彩的奇遇。但是,在所有这些向外的兴趣的背面,是他对来自父母的爱的感觉,感觉他会被保护而免于一切灾祸。孩子失去父母的爱都会变得胆怯、不敢冒险,充满恐惧和自怜,无法再以愉快的探索精神去面对世界。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激发出冒险精神。你给对方的爱必须是强健的而非畏缩的,比起期待对方安全更期待对方优秀,虽然不是无视安全。胆怯的母亲或保姆永远在警告孩子注意各种可能的危险,把孩子变得跟自己一样胆小,孩子会觉得只有待在她们身边才是安全的。如果母亲的占有欲过强,她可能希望孩子更多地依赖她,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应对外部世界。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情况可能会更糟,这样的爱还不如不爱。幼年形成的思维习惯可能延续一生。什么是最好的爱,这的确很难定义,因为它显然包括了某些保护性成分。我们当然无法对所爱之人遭遇伤害无动于衷。不过我认为,爱,更多的是同情已经发生的不幸,而不是担心可能发生的不幸。得到爱有两大意义。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它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生物学目的一繁衍。无法激发别人产生对自己的性爱,这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巨大的不幸,它剥夺了生活为人预备的最大乐趣。童年的不幸经常会影响个性,导致成年后无法获得性爱。女人爱男人更多看个性,而男人爱女人更多看外貌。必须承认,在这方面,女人的表现优于男人男人心仪的女性品质不及女人心仪的男性品质更有价值。以上都是将人作为情爱的客体来谈,即获得爱。下面我想谈谈付出爱。它也有不同的两种,一种或许是最强烈地表达了人生兴致,另一种却表达了恐惧。当一个人感到安全,或至少对面前的困境不以为意时,第一种爱才可能产生,而第二种爱却是出自自身的不安全感。出自不安全感的爱相对更加主观和以自我为中心,爱的对象的价值在于其所能提供的帮助,而不是其固有品质。几乎所有现实中的爱都是包含了这两种成分的混合物,而只要它能切实消除不安全感,它就能让人自由地重新获得被危险与恐惧所阻挡的对世界的兴趣。但尽管明确了这种爱在生活中的部分作用,我们依然坚持认为它次于前一种爱,因为它来自恐惧,而恐惧是魔鬼,同时也因为它更为自我关注。在最好的爱里,人们期待新的快乐,而不是逃避旧的痛苦。最好的情爱是互惠性的生活帮助,彼此愉快地接受,不勉强地给予,因为这种互惠的幸福而感到世界更加有趣。但另一种爱也绝非少见,一方吸吮另一方的生命力,接受另一方的给予,却从无回报。有些生机旺盛的人便是这种吸血鬼。他们汲取了一个又一个受害者的生命力,但是,当他们神采奕奕时,他们赖以生存的人却变得苍白、暗淡、呆滞。这些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工具,却从不让自己去满足别人。他们一时感觉爱着某人,其实根本没有兴趣,他们在意的只是对自我行动的刺激,而这刺激或许是非人格化的。这显然属于一种人性缺陷,但却很难诊断,很难治疗。它往往与勃勃雄心相关,并且对幸福感的构成有过分片面的理解。两个人真正地彼此关注的爱的感觉,不独是追求各自利益的手段,更是一种追求共同利益的结合,这是获得真正的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那些用铜墙铁壁禁锢自我令其无法发展的人,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都必将错失生活为他们预备下的美好。年轻时遇到的不幸,年长后遭到的不公,或任何原因造成的受虐妄想,都会导致一个人对人类抱持愤怒和憎恨,以致生出容不下爱心的野心。过于强大的自我是一座监狱,想充分享受世界就得逃出这监狱。拥有真正的情爱是一个人逃出了自我监狱的标志之一。仅仅接受爱还不够,接受爱还应激发出给予爱,只有这两种爱彼此对等,情爱才会发挥它最大的功效。互惠之爱在生发中遇到的心理和社会障碍都是可怕的恶魔,世界至今受其茶毒。人们迟疑于表达赞美,生怕用错地方;人们迟疑于表达爱慕,唯恐对方或社会的挑剔令自己难堪。道德教人谨慎,世故教人提防,结果是情爱之地不见了慷慨与大胆。对他人的畏惧和愤怒由此而生,因为许多人终生错失了真正的基本需要,十有八九丧失了幸福的必备条件和面对世界的包容之心。每个人都不愿交出自我,每个人都抱持深深的孤独,每个人都自我保全所以无果。这种经历并无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性关系必是毫无保留的,且将双方的整个人格整合而成一个新人格。在各种戒备中,对爱的戒备是幸福感的最大敌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1]...

by:昱君的天空

创世十二乐章

【内容简介】神谕之章,可以追溯过去和预知未来;智慧之章,可以熟悉大陆所有的历史和知识;灵魂之章,可以与逝者的灵魂沟通,甚至让亡者复活;魔法之章,可以与任何元素沟...

by:点点传媒

情爱饭

这是一部非常好听的有声小说,听过的感觉非常不错,故事扑朔迷离,情节跌宕起伏,?是以(推理、悬疑、奇特、未知、血腥、架空、恐怖、刺激)等风格模式构成的虚幻故事。?...

by:历史读声

夜的十二章|新评书

该作品通过一个身份特殊的咖啡厅老板,一个叛逆的少女,一个耍酷的猎魂师和一个古灵精怪的小鬼为视角来深度剖析人与人之间,人与鬼之间那些不寻常的关系和感情,窥探鬼魂的...

by:不再下回分解

十二峒

《十二峒》是写给《画江湖之不良人3》国漫的同人单曲十二峒为苗疆最神秘的组织存在也是寻得打开龙泉宝盒的关键所在十万巫蛊十二峒,十二峒岭难寻踪...

by:华语音乐

十二魂

我很爱叶笑的十二魂,但是因为没有完本,我也不能保证能更完所有,我直接在贴吧找到播讲的,有些地方可能是错的,如果可以找到完本可以私聊我哦,喜欢的朋友麻烦啦。

by:幻雨卿

十二种性格决定十二种命运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如果一个人天资不错,却无所成就,很可能问题就出在他的性格上。没错,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跟一个...

by:赤尔斯文化电子书

声音主播

303599

简介:波哥最崇拜曾国藩关于进德修业的观点: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