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用穷人的方式思考,探寻贫困真正原因

2024-01-12 13:02:1133:05 71
声音简介

截至202

0年,全球处于极端贫困线以下的人大约有7.3亿,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几十年来,全球各国各慈善组织向他们提供了金钱、粮食、医疗等援助,然而这些贫困人口依旧没有摆脱贫困。

为什么援助的作用不大呢?还要不要继续对他们进行援助呢?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困呢?

国际社会对此一直争议不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三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阿比吉特·巴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两夫妻,以及哈佛大学的迈克尔·克雷默,他们从2003年开始,在全球40个国家的贫困地区开展了240多项实验。

结果发现

,穷人之所以难以摆脱贫穷,是因为他们在健康、教育、金钱等与贫困相关的问题上,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是他们始终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源。



▷1◁

什么是贫穷的本质?


作者发现,穷人赚不到更多的钱,无法走出贫穷陷阱,不是因为他们格外懒或者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缺乏必要的常识,思考和行动都受到了限制,难以作出正确决策。

这里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作者发现,很多穷人以做小生意为生。比如在印度的陈奈市,很多蔬菜小贩每天从批发商那里批发1000卢比,也就是大概20美元的蔬菜去卖,但他们没有1000卢比的本钱,是批发商借本钱给他们。到了晚上,这1000卢比的蔬菜可以卖出1100卢比,他们再将其中的1000卢比的本钱和47卢比的利息还给批发商,自己赚53卢比。

借1000卢比一天需要还1047卢比,日利息高达4.7%。听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了,这么高的利息,政府为什么不提供低息贷款呢?

作者团队调查发现,正规的机构不愿贷款给穷人,正规机构贷款需要有抵押,穷人几乎没有抵押物,而且穷人违约率太高了。为了提防穷人违约,机构放贷款之前需要派人到穷人家里做调查,调查的越细成本就越高。所以,穷人缺钱就只能去借高利息贷款。

那么高的贷款利息,蔬菜小贩们为什么不自己存1000卢比来进货呢,这样他们就不用支付47卢比的利息,每天从赚53卢比一下子提升到了赚100卢比,收入直接翻倍。

存1000卢比,难不难呢?作者发现,蔬菜小贩们平均每天会花五卢比的零花钱给自己买两杯茶喝,只要他们每天少喝两杯茶,把这5卢比省下来进货,在复利的作用下只需要短短50天,他们就能够完全用自己的钱来进货。但是这些小贩做不到,每天那两杯茶省不下来,他们认为喝茶是他们必要的支出。

既然每天节约五卢比很难的话,如果慈善机构给每个小贩发1000卢比做启动资金呢,这不就可以帮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事实上,作者团队确实这么做了,他们给其中的部分小贩提供了启动资金,然后观察这笔钱是不是如预计的那样,能够永久性的提高小贩们的收入,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一年之后,所有得到资助的小贩都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他们又开始每天借钱进货,忍受高达4.7%的日息。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不是小贩们拿到钱就偷懒了,或者把钱挥霍掉了,而是他们把本该用作运营成本的钱挪作其他用处了。比如,给家里人治病,给孩子买课本等等。

从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出,穷人为什么会穷?固然有客观的原因,比如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启动资金不足等等。但还有一些主观原因,是穷人心理和行为决策上的局限性。

为什么陈奈小贩每天省下两杯茶钱不容易呢?

一方面他们不认为两杯茶钱就足以改变生活,他们面临的困难太多,需要的钱更多,所以他们认为存下这点钱于事无补。

另一方面,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自我控制,至少坚持50天不喝茶,每天都要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用作者的话来形容就是,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长期反复使用这块肌肉就会感到劳累。

除此之外,当他们拿到1000卢比援助的时候,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也就是用这笔钱作为本金去赚更多的钱,而是把这笔钱用于解决短期内的困境,长远来看,依旧无法摆脱贫困,这就是穷人决策上的局限性。

对于政府或者救助组织来说,这项研究也很有意义。这能让他们直观的看到,

如果只是直接捐钱,可能在短期内能起到扶贫效果,但长期仍然无法改变贫穷状态,努力提倡银行低息贷款,来自银行的阻力也会很大。

因此,作者团队总结了一套对穷人真正有用的方法:

第一,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穷人的处境和决定,他们能做到哪些,不能做到哪些;

第二,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决策心理;

第三,有的放矢的解决帮助。

2017年盖茨基金会向发展中国家捐赠10万只鸡


▷2◁

如何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作者认为,穷人陷入贫穷陷阱的因素可以归为四大类,分别是金钱、健康、生育与教育、以及不可控的风险。

第一个因素是金钱。穷人就是那些没钱吃饭的人,这是人们对穷人的一大误解。人作者团队在18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既然钱没有都用来买食物,那剩下的钱呢?他们是存起来了吗?或者,他们买了更有营养的食物,让身体更强壮,以便更好的参与劳动。

答案是:穷人根本存不下来钱。当手中有一些余钱之后,穷人会选择比如买糖和茶这一类享受性食品上,而不是买更多的食物或者更有营养的食物。——他们有钱就会进行消费升级。

除此之外,穷人觉得还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婚丧嫁娶,再比如说,电视机也比食物重要。


那么穷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穷人的生活太乏味了,不管是买垃圾食品还是买电视机,或者是在婚丧嫁娶上花很多钱,本质上都是给他们的生活增加一点趣味,让自己更快乐一点。

第二是存钱需要极强的自控力,要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对于他们来说自控太难了,他们难以做到延迟满足。

第三是穷人的信心不足,他们对将来不抱有希望

基于这样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既然穷人不缺食物,不要再给所有人提供粮食援助了。政府和国际社会可以主要保障儿童和孕妇的营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

第二,提供一个让人存得下来钱的机制,让穷人们将钱提前存下来,到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比如作者团队发起了一个提前购入化肥的计划,在丰收季之后立刻向农民优惠出售化肥等,农民需要时再送货上门,这个计划让农民的资金提前锁定在了化肥上,使用化肥的农民人数立刻提高了50%。

第三,国际社会要给穷人更多小额信贷选择。孟加拉国著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曾经创办过一个小贷银行,专门贷款给穷人。小贷银行收取的平均年利率大概是25%,这个利率虽然高于一般银行的借贷利率,但远比小贩们平常负担的利息低多了。

小贷银行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主要针对女性创业群体,因为他们觉得女性更具有责任心,还款意愿更强。第二点,按组发放借款,组员对其他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种方式很好的利用了伙伴之间的压力来规避违约的发生。尤鲁斯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说完了金钱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穷人落入贫穷陷阱的第二大风险,健康问题。

有数据统计,在印尼,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得了重病,那么这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就会下降20%。然而作者在贫困地区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人们愿意花大价钱来治病,却不愿意花小钱来预防。

穷人为什么不愿意打疫苗,也不买含氯的消毒水呢?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

首先,当地公共医院的服务质量很差,无故旷工是常事。

第二,穷人的认知不足。对于几乎没有信息来源和生理知识的穷人来说,他们很难理解疫苗的预防作用,认为反正当下孩子是健康的,就没有打疫苗的必要。而且,疫苗的针对性很强,比如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但却不能预防其他疾病,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接种疫苗后还是会得病。因此这些父母觉得自己受骗了,不再相信疫苗了。

第三个原因又回到了行为心理学上,要不要给孩子打疫苗?需要他们不断运用自控力和决断力。这对他们来说很难。

因此针对健康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让更多穷人有地方看病。规范私人医生的行医资质,控制抗生素类的药物销售,避免穷人一生病就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蔓延。

其次,为穷人提供更多的就医便利。比如作者团队派驻专业医疗团队定点驻扎到村子里,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疫苗接种率就从6%提升到了17%。

再者,政府应当多给穷人一些默认选项,让他们不用自己做决定。在贫困地区最有效的方法是免费提供消毒水,并且把释放消毒水的机器直接放在水源旁边。

此外,向学校里的孩子统一发放免费药品和营养剂也是一个好方法,适当的奖励也可以起到效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让穷人走不出贫穷陷阱的因素,那就是生育、教育。

如果穷人少生孩子,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就可以走出贫穷陷阱。

对于家庭拼命生育的情况,最有效的人口政策,或许就是让人们觉得没必要生那么多孩子,特别是儿子,这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医疗保险或者养老金。

对于教育问题,作者建议,改变贫困地区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首先要降低学习的难度,简化课程,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知识。

其次,国际社会可以改变援助方法。招募一些志愿者,在寒暑假的时候去贫困地区辅导孩子们学习,就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提升阅读和基础数学的能力。

此外,用远程教学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地教学质量不佳的问题,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这样以来,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在上学这几年真正学到点东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让穷人陷入贫穷陷阱的最后一个因素,风险。

对于穷人来说,风险无处不在。很多穷人靠打零工来赚生活费,很容易失业,一旦失业就可能几个月没有收入。农民种地也会有风险。一方面气候决定了当年的收成,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没有掌握到农民手中,而是由中间商掌控。重大疾病也是击垮一个家庭最大的风险。平时婚丧嫁娶,乡里乡亲的都会互帮互助,但遇到重大疾病,谁也提供不了太多帮助,这些风险都会把穷人拖入贫穷陷阱中。

穷人抵抗风险的能力为什么这么差呢?作者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风险发生的时候,穷人的应对方式有问题。他们应对风险的方式是导致供给增加的方式,而供给增加的方式会导致价格更低。

第二个原因,穷人不买保险来抵御风险。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对保险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他们也并不相信保险的价值。而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来说,来投保的穷人风险大,额度低,管理难度大,它们也不愿意给穷人投保。

最后一个原因是生理上的原因,长期的贫穷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压力会让头脑分泌非常多的皮脂醇,也就是压力激素,庭生活条件越糟糕,穷人往往更容易冲动和愤怒。

基于这样的分析,作者提出两个建议:

首先,保险很重要,政府应当负担一部分保险,比如补贴农民购买农作物险,给每个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等等,为穷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次,稳定的工作对穷人来说很重要。

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做出改善,通过引进工厂或者招募工作人员,为穷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不及带读 贫穷的本质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内容简介: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数万亿...

by:不及大人

《贫穷的本质》目成解读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机买手机?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2019年诺贝尔...

by:目成书屋

富老师讲书|《贫穷的本质》

公众号:富老师财经读书圈,选好书,讲干货,让一部分人快速成长。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

by:富老师er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他们是*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依然深陷贫...

by:自己身上找原因

贫穷的本质: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

by:袁晓锋读书会

贫穷的质感

★旅英十二年,作家王梆部非虚构作品,观察当代英国社会,记录公民行动的实践与思考——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

by:李旺财

贫穷野娘子

不是她西门元宝爱臭屁,虽然她外表长得娇娇弱弱、漂漂亮亮的,但其实所有西门家的人都知道,她力大无穷,一拳便能打死一头牛,正好,最近因看腻了哥哥们每回抢了东方家后那...

by:今生无波澜

揭秘贫穷的本质/探寻根源 经济学解读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依然深陷贫...

by:信小信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