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玉机真藏论篇

2024-03-16 17:19:0033:42 35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
声音简介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眩,何如而弦?
歧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肤满。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
歧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歧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


歧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沈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日,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解口,督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口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帝曰,善。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歧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歧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 
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剌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 名曰肺痹,发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 
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口真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臓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口脱肉,目匡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歧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此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腺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 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沈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沈,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歧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歧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黄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歧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有趣的凉茶《黄帝内经·素问》篇十九《玉机真藏论》完

一:四时五脏脉象的不同,是受着气候影响的缘故,也就是人体适应气候的表现。但由于病邪趁袭和正气虚实的变化,可以形成太过与不及的现象,并举出了太过与不及的病症。二:...

by:導法自然1

十九病机

黄帝内经是古人的养生智慧!或许有许多人不明白古文中的言词之间的意思,让人的养生寸步难行!但不要急,有我们你就够了!本专辑聘请北京宣医堂中医研究院李主任为您讲明十...

by:听友29416440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

钟茂森博士是金融学教授,融汇儒释道,学问渊博,讲解圆融。难得!

by:沈德斌

机关师之玄玉归藏

唐末五代,烽火四起。上古玄玉归藏,可得民心,唯有机关师鲁渊打造的飞云盘可探,从而引发各国人马争相抢夺。机关师鲁渊莫名失踪,其嫡传弟子公输启成为众矢之的。一路逃亡...

by:嘉宇听书

《古诗十九首 玉台新咏》

公益专辑:了凡积善之家FM读播:《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公益主播:了凡积善之家郑诗焱义工介绍:郑诗焱,大二学生,现在在福州读书。曾多次公益志愿活动,如参...

by:了凡积善之家FM

百家论玉谈收藏

续简话品读古玉辩后古风玉雅敬玉阁DS新作专辑百家论玉谈收藏收录古玩收藏方面正能量的好文

by:古风玉雅敬玉阁DS

藏玉阁翡翠「知识篇」—为您读玉

【免费鉴玉估价】-微信:OUYUFC

by:藏玉阁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