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才俩月,GPT Store就要烂尾了?连OpenAI都小瞧了它!

2024-03-29 11:28:1906:14 3962
声音简介

【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请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并附上简介。


要闻背景简述


2024年1月,OpenAI的GPT Store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将自己创建的GPTs,也就是个性化的GPT应用发布到GPT Store,让其他用户使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生成式AI领域的“APP Store”,将会促进AI应用的繁荣。


然而,2个月后的现在,不少人认为OpenAI好像已经抛弃GPT Store了,甚至要成为烂尾项目了。


比如,《The Information》报道了开发者Kirill Demochkin提出的数据。他分析了36000个GPTs,但绝大多数每天只吸引到一到两个用户,只有大约5%的GPTs每天有150到500个活跃用户。


国外科技媒体《TechCrunch》认为,GPT Store中充斥着质量差、抄袭,甚至可能侵犯版权的GPT。


那么,GPT Store到底是不是未来方向呢?


以下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国外有人发布了一个报告,说经过系统的分析,发现OpenAI的GPT Store,就是OpenAI 的应用商店,非常不活跃。大多数GPTs的用户就个位数,就是偶尔有人尝个鲜而已。


而且似乎OpenAI也没有下功夫去管理这个平台。任由合作伙伴把自己的GPT应用直接摆在平台上,甚至有很多的缺漏,也都没有筛选,没有去管理,看似GPT Store很凋敝。


图片


所以这报告一出,大家也开始惊叹了,说OpenAI原来对GPT Store不太在乎,是不是说未来发展方向就不是这个?


其实我们认为有可能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就是竞争还没开始。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现在OpenAI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一方面在做大模型,包括过去文生图,现在到文生视频,还在不断地进步。另一方面它确实也推出了GPTs,就是能够让第三方也能够做GPT,使得开发的深度得以增加。


但是,毕竟它现在还是相对一枝独秀的,它的竞争对手在模仿它、跟随它,主要还是冲着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大模型去的。


比如,Anthropic推出来的Claude 3,包括谷歌推出Gemini,Meta推出免费的Llama 2都是大模型,只不过是开源、闭源的区别而已。


我们一直强调,今天看人工智能,不能从过去的经验线性地外展未来的趋势。因为现在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我们要去找到历史的韵脚,看历史曾经发生了什么。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叫做不讲产业化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我们现在把它说得更清晰一点,应该强调规模商用。就是说不光是产业化,还要规模的产业化。


因为工业革命以来,制胜策略就是要规模化,别人都已经在规模化了,你自己稍微提升一点效能,这个意义就不大了。所以瓦特之后,蒸汽机的优化就不是主流了。


什么是主流呢?给蒸汽机找到更多的应用空间,那才是主流。但蒸汽机要实现应用的转化,光是一个技术不够,还要有很多的配套技术,比如曲轴连杆装置,使得活塞运动变成了一个循环运动,就能够驱动车轮了。


图片


现在的人工智能也是一样,GPT使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它也需要自己这个领域的曲轴连杆。


是什么呢?叫做AI Agents,智能体。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吴恩达提出来的Autonomous Agents ,叫做自主智能体,就是不光有智能,而且自己可以决策,自己有思想。这个自主智能体才是用人工智能提供服务的发展方向。


那从这个角度上讲,你就会知道现在大家的竞争还在“蒸汽机”上,但并不意味着GPT Store没有未来。


现在GPT Store马上就会有竞争了,它的竞争对手是谁呢?是APP Store。


我们说2024年开始终端智能会发力,尤其是手机上会推出大量的智能应用,而且是人工智能的原生应用。那智能应用放在哪?会放在APP Store里。


也就是说,原来的GPT我没有地方放,只好放在你的GPT Store里。但是未来我就直接可以放在苹果的APP Store里,我就没有必要放在GPT Store里了。


我们说,竞争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动力。那今天OpenAI没做好不要紧,马上它就要做好了,因为它马上就要意识到应用平台、应用商店是多么重要了,能够给它提供推动的就是苹果公司。


当然,我们也希望苹果公司把这件事琢磨得再透一点,比如什么是AI原生应用,包括如何能够对AI原生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际上,APP是ToC的,每个用户去下载APP就直接用了。但GPT Store的这个GPT可以ToB。就是我的GPT不直接给用户,而是交给另一个ToC的应用,成为这个应用里的一部分,然后由这个应用再ToC来面对用户。


图片


举个例子来说,将来一定会有人做个人助理的AI Agents智能体,相当于让人工智能给人当秘书,把人的生活琐事、工作琐事都给管起来,可能就涉及订机票、订酒店等等。


那你会发现,这个智能体管所有的事的时候,比如说订酒店的时候,它不是自己去订酒店,它会找另一个GPTs,它去调用负责订酒店的智能体,帮你找到合适的酒店。


以前是人才能有大量协作,未来人工智能也会有大量协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给你解决问题,表面看是一个软件,但其实是后面N多个智能体协作的结果,而且每个智能体各有所长。


这在GPT Store里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是APP Store还不能实现。所以未来APP Store也要做相应的调整。APP Store想要切入到智能应用的这块大蛋糕中来,也不是什么事不干,直接延续自己APP Store的方式就能实现的,也是要努力的。


当然,我们认为这事也不是那么难想明白的,只要有竞争,只要相互在不断地在借鉴学习,希望超越对方,那这些事都能想得明白。因为竞争就是能够使得大家都变得更强,当然也能使得用户得到更好的东西。


所以还是一样的结论,虽然OpenAI先走了一步做了GPT Store,但是依然曲高和寡,自己都没有意识这件事有多重要。但是很快终端智能方面,苹果就会用APP Store来和GPT Store竞争,这种时候GPT Store的繁荣就指日可待。那我们老百姓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智能应用。


什么叫智能应用?就是它像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样,个性化地为你提供服务。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未来会常精彩呢?


今晚8点,我同事赵嵩请来了同济大学博士、西安科技大学的老师,也是我们科技特训营的活跃用户蒋丹烈做一场直播,分享科技特训营给蒋博士带来的改变。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全球风口视频号,预约直播。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周见!


图片


回放地址


图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丁杰_sd

这声音听起来像是AI王煜全

阿小姐的密儿

其实你们谁也没搞明白,竞争对手是APP不意味GPT无前途。

莫尔强

我的自主智能体就像个二逼,经常给我帮倒忙,用了几天就关闭了。“思考”这件事,还是自己亲自来,比较靠谱。

猜你喜欢
日思月说

【关于日思月想】这是关注个人成长,分享生活、文化、以及周围与每一个“我”有关的声音冥想空间。在嘈杂中关闭部分感官神经,愿我的声音、观点在电波中,传递给愿意敞开心...

by:Sawyer异想世界

日就月将

这是一档由阿悦独立创作制作的播客节目。在本档节目中,阿悦将会谈及个人成长、认知改变、人生问题等话题~还会邀请好朋友与我对谈,聊聊生活中对我们有帮助的那些事!本节...

by:Yolo_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