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赏析及同步练习)

2024-04-19 06:37:2401:56 32
所属专辑:中华古诗词
声音简介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词句注释】

1.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3.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4.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5.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白话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作品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请微信识别首尾图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更详古诗词赏析、同步练习资料。)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寻对方。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表明这首诗为寄赠之作,表达了对全椒山中道士惦念之情。

B.颔联描写诗人在涧底打柴,归来煮白石的细节,写出隐居生活的乐趣。

C.颈联写诗人想携酒去看望全椒山中道士;使其在风雨之夜得到些安慰。

D.本诗语言平淡,但感情在虚实间跳荡真挚,形象鲜明自然,为人称道。


2.仔细品读这首诗,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的首联与尾联中最凝练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5.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6.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7.本诗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表达的情感,与《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B。解析:描写诗人在涧底打柴,归来煮白石的细节错,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润描写的是全椒山道士的生活。故选B


2.既有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有心头的寂寞之情。

诗人“念”山中之客,想友人山中生活情景,“持酒”“远慰”都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满空山”“何处寻”表现出寻找友人而不能的落寞惆怅之情。


3.“①“字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正是在这种冷的心理感受中,诗人想到了栖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他故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意萧瑟、落叶满地、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两相呼应,景与情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产生复杂的人生感受。


4.本诗围绕怀念老友展开:先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忙碌的他,最后又因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


5.①“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写作者衷心希望送酒安慰山中的道士,但是落叶满山,路也被遮蔽,道士自然无从找寻,诗人也无可奈何;这里体现了情感的起伏与跳荡。以形象煞尾,耐人寻味。秋气萧森、满山落叶、人迹全无的深山,让人想到作者的怅然、孤寂与失落,情韵深长。


6.①首联借景抒情,用郡斋环境的清冷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引出对友人的思念;颔联虚写想象,作者想象友人生活环境的清寂与生活的艰苦,表达对友人的挂念;尾联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用落叶满空山的萧瑟之景衬托自己无法找到友人的惆怅与无奈。


7.①韦诗表达思念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诗人思念山中的友人,想携酒去拜访,但又想到落叶满山,恐不能相遇,流露出淡淡的惆怅。贾诗表达对隐者的钦羡仰慕(向往)之情。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童子云深不知处的回答写出隐士的行踪不定,表达诗人的钦慕向往。(请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更详古诗词赏析、同步练习资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山中孤岛

【内容简介】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那人生旅程的匆匆掩饰了孤独,渐渐的,它变成了一道围墙。我们走不出,别人也走不进。【主播简介】竹石散人【作者简介】无尽深海

by:网易听书

到山中去

放松一下心情。

by:清清小栈

山中访声缘

声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每当清晨时,你会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蟋蟀丝丝声、小鸟们叽叽喳喳发出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来,它们在大自然里演奏和谐美好的乐章!声和音是一种完美的...

by:惊鸿一瞥_3n

那年山中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那年山中》是一本有关理想、青春、爱情和生死的书,是以作者的医学工作为背景创作的一本叙事散...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山中博山带笑颜

十方有故事的山八面有情怀的水数首有意境的诗养育一方水土人就在这娓娓道来的博山中!...

by:落叶秋风道

静观人生|全椒的前世今生|高守才著

内容简介作者茫然由青霞、红霞两位仙姑穿越全椒县千古风情,遇见奇事、鬼事、怪事......从作者的视角全面讲述了全椒县上下千年以来的人文与历史,赞美人性之美、揭...

by:喵咪兜儿

唐朝第一道士

【内容简介】他,钟文在一场聚会中被小混混一板砖送回了唐朝,别人穿越最差大臣之子,锦衣玉食,而他,则是开局一把破镰刀,家里穷的叮当响,当了道士跟个师父形同摆设,武...

by:Singer西索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篇散文,本为书信,因其有诗歌美感与韵律,成为唐朝文散名作。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等景物...

by:老裴背古文

深山中的修道者

【内容简介】灵气复苏,大世将出。诸子百家、西方众神,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神话文明,正在回归!看主角江小白,山野问道,海外证道,一步步走上弑神之路!文字版权方:阅文...

by:大艺之音

声音主播

6741122

简介:与君初相遇,犹如故人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诗词作为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载体,早已深入人心。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内容丰富,绚丽多彩,读起来涤荡心灵,陶冶性情,提升境界。 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与诗词为伴,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让诗词点缀我们的生活,让诗词增添我们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