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尊师之道与为客之礼

2023-11-10 10:05:5312:36 1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礼记
声音简介


老师提问,我们要起身并耐心听完再回答;师长叫我们做事,立马回应并立即行动。对所尊敬的长者,向他请教问题,就近而坐......通过这些举动表达我们对长者的尊敬和亲近之情。

尊长进来,起身表示敬意;拜访时,不过多打扰他人。在客人面前不骂狗等等......通过这些行为表示对他人的敬,处处体谅他人的那份“仁心”。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侍坐于所尊敬,毋席。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




《曲礼》就是搜集很多细琐的、生活的礼节,所以各位有时候会觉得,上篇跟下篇是同一回事,这是因为生活中有许多细琐的事要讲的关系呀。我们现在来继续看本文。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如果陪伴在先生的旁边,先生指的就是这个授业的老师。那么,在老师的旁边,那老师有问题,要问你,“终则对”。就是说这个老师,师父啊,说话说完毕了。等先生把话说完毕。他问什么问题,你仔细听,他说完毕了,语意告一个段落了,然后呢,我们才来回答。,就是回答。这意思就是不要急躁,不要先生只说一半,你就错乱他的语言,中途插话,这是不礼貌的。


请业则起。

这个“请业”,业,学业的业。如果是学技术的,那个业呢,就是事业的业,技术的意思了。那么要请问学业,不管学哪一方面,跟着老师反正都是学学业。“请业则起”,要问这个学业当如何啊?那么就先起立。


请益则起

,就是更多啦。就是先生已经解释了,但是你觉得呢,还不能解除你的疑惑,所以再另外请益。就是还有没有可以补充的?那么,请问也好,请益也好,都要起立,站起来问。那么,先生再回答的时候,再坐下来,这个就是讲尊师重道啦。


要在一些请益的时候啊,前面当然我们跟师父坐在一起,就是坐着。但是现在要请益,就是事情另外开了一个端。古礼就是这样,事情有一个新的开端,就有一个礼啊,所以“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父召无,先生召无而起。

那么,前面我们谈过“唯”跟“诺”的差异。“唯”就是反应比较快,比较恭敬。这个一答应的时候,身马上就动了。比如说:父母说“谁谁,帮我倒个垃圾吧。”你说“好,马上去。”你就要赶快站起来,就赶快动了。这个情况呢,就叫做“唯”。


那如果说“好嘛好嘛,待会嘛。”那个就叫做“诺”。所以诺呢,也不是不答应。但是呢,没那么敏捷,没那么快速。所以,什么时候用“唯”、什么时候用“诺”呢?生活中都会碰到,对不对?要分得开啦。


那么,前面的就叫做“慎唯”,就是有时候唯,有时候诺。但是对于父母的召唤,或者是对先生召唤,马上起身,就要去办理,不能等的,所以父召无先生召无。说答应“是”,马上起来,就赶快去办。


各位,现在的小孩都没有读《礼记》,就不懂这些道理啊。但是父母叫他倒个小垃圾,拖拖拉拉;叫他去刷牙洗脸,也拖拖拉拉,有没有?就是不知道赶快而起


侍坐于所尊敬,毋席。

那么,这个“所尊敬”就像老师一样,就是所尊敬的、长者啦。在一个我们所尊敬的长者旁边呢,这个长者旁边也许有很多席,那你侍坐在旁边呢,要坐在他的最近处。就是如果还没有别人呢,那你要坐在他就近可以请益的地方,或就近可以扶持。因为长者也许先生,年纪很大了,随时可以扶持他或就近向他请益,是一种亲近的感觉。或者是他小小声讲话你都听得到,而不是他要喊很大声,或者是觉得很疏远的那个感觉。


另外呢,就是先生的旁边,同学呢也许多啊,后来的人,就可以依序往后坐。而前面的人,如果你前面有空位,那变成要躐席而进了,对不对?你要越过去才能到前面去啊,造成后人的不便,所以“侍坐于所尊敬,毋。”既然是所尊敬所亲近的,那么就应当要越接近请益受教,所以不是一种隔阂的感觉啦。


现在的这个学生有时候,比如说,去听老师讲课或者听一个名教授演讲。那他进去姗姗来迟,三三两两,都随便坐。这边坐,那边坐,然后他前面,往往你会看到前面的两排没人坐。像这个情况,就是在古礼来说,是不合礼啊。既是要去受教,就要越亲近。那你坐在后面呢,然后后面再来的人怎么办呢,就要翻过人墙,才能够到前面去啊,对不对?就是比较疏远,不尊敬的表现。


见同等,不起。

说侍坐于所尊敬的人,有同辈的人来,你不必起来。但如果还是一样有尊长来,那么还是起来表示敬意。同辈在平常,就是没有尊者在的时候啊,有同辈来,还是起,表示敬意。但是,今天有尊者在。有尊者在,是大家一同尊敬尊者,而不是谁在尊敬谁的问题。


这个就是在团体里面,一定要立一个最尊敬的一个对象。即使你朋友三五成群,也是一样的,立一个尊敬的对象。那其它的同辈到的时候呢,就不再另外起来,表示他的失敬啦。


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

烛至,起。”就是白天,然后也许求学问啊,在老师那边授业或者是聊天。那么傍晚的时候呢,就有人端着蜡烛来了。古代是蜡烛,现在没了,现在电灯,一切就没了嘛,对不对?所以,有人端蜡烛来,就要起立,表示我们对他的感谢,还有对天地的敬重。


因为什么?因为,烛到的时候,就是黑夜跟白昼的划分点。古代的礼就是这样,每一个事情有新的开端,就会起立,表示一个敬重啊。所以烛到的时候呢,起立。而不是对烛表示敬意,可以这么讲,就是对这个光芒表示敬意,其实是对昼夜的划分表示敬意,对端烛来的人表示敬意。反正都是一个敬,必定会起身,有一个躬身。


食至,起。”食,就是吃饭的时间嘛。古人吃饭,每饭祭。不是说还要点上香,对天地神明礼敬,没有这么盛大。但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举案齐眉,把主食端起来。各位,我们吃饭的时候,可能菜很多,对不对?端起来是端主食,那主食就是饭。端起来,齐眉,然后呢,向上苍感恩啊,或向祖先感恩啊。所以,食的时间到的时候,都有起立为敬。


上客,起。”就是上宾,尊客的意思。有这个尊者到,那么就要起立呢,表示敬重。


烛不见跋。

这个蜡烛啊,烧烧烧,然后烧到一个程度,不要烧到底了啦。那为什么?这个跋就是那个烛的底部。就是一根蜡烛,我们用手啊,握的那个底部那个地方啊,就是跋。一般写文章,写到后面,如果还有一段话要写,那段话我们都会叫做“跋”,有没有?就是在最后啦。


那这个蜡烛的那个根本,树的根本,也可以就做跋,蜡烛的根也可以叫做跋。我们一般手去握的那个地方,蜡烛有差不多将近一尺长啊,然后握在下面那个(地方)。就是“烛不见跋”。


它一直烧,一直烧,不要烧到那个我们手可以握的那个地方,那就应该要停止,停止什么东西呢?就是说,我们去我拜访人,然后主人呢,来见客。那一根蜡烛要烧到跋,是很长的时间了,各位,对不对?我们去拜访一个君子,不能太冗谈,你不能把主人吵得非常疲倦,才让他去睡觉,对不对?就是你看蜡烛已经烧烧烧,已经快烧到跋啦,你就知道说你应该要辞别,要回家了。


所以,不能够让蜡烛烧到那个跋都烧了。就像我们拜拜一样。你拜拜,你拿起香祭天地、祭鬼神,对不对?那个香,也是不让它烧到那个跋啦。见跋啦,有没有,也不行的。也就是差不多烧掉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那么我们就要辞退,意思就要告终了,就是这个意思。事情总有个一节度啦,也不是无止无尽的叫做好啦。


尊客之前不叱狗。

叱就是大声地骂。尊客到,然后呢,却在尊客面前骂狗,大声地骂。这个尊客会觉得说,是不是在暗中骂我,是不是叫我要早点走的意思啊?所以在尊客面前不能骂狗。但是如果尊客到,狗对着尊客一直吠啊,那是可以骂狗的。只是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没事骂骂狗,有没有? 那这个气氛就很不对啦。


让食不唾

让食,就是宴客的时候,主人就会推让,请吃什么、请吃什么;就是劝食,也是让食啊,就是让客人先吃。那我们为客的人也不敢说,他一劝食,我们立即就狼吞虎咽啊,我们也会推让,推让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啊。推让一下,主人又会劝,赶快吃,就不能够再推让了。


在一个宴席中,总是常常会碰到这个的场面嘛,主人一定会劝食,怕客人客气啊,没吃饱。那么,推让一下,我们也会让主人吃嘛。主人再让给我们,赶快就吃啦。


好,那这个食物的过程、宴客的过程里面,主人劝我们吃东西。在我们吃的时候,然后,觉得有异样,或者是觉得不好吃,“啪嗒”往旁边一吐,有没有?这样就不行了。


那为什么不行呢?你这个好像是对主人的不敬啦,而且不雅啦。就是主人劝你吃东西,结果你吃一吃,也许你咬到一粒小小的沙,要知礼的人,吞就吞了,不可以“啪”一下子把它吐出来,这是不合礼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本善5839

2024-4-11

邹琼玲

讲得真好,处处都是礼,一份与他人方便、一份诚敬的存心,感恩

青龙不惑

老师,早上好。学生来问候您早安。

东坡学者

,, 曲礼 檀弓 王制34--40 月令41--46 曾子问47--52 文王世子53--57 礼运58--60 射义61

Yeah_3w

本集讲的对先生的礼,主客间的礼,在今天也是很合时宜的,不仅可以学其内在的含义,也可以在生活中照做。摘录的这一句讲师说是对每件事物开端的尊敬,对食物的尊敬,对人的尊敬,很受启发

猜你喜欢
水之道与德之端

《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这部书,是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的最新著作,原文版1997年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印行。现在经张海晏博士译为中...

by:不及大人

禅与经营之道

经营之道的科学层面经营之道的艺术层面经营之道的哲学层面经营之道的信仰层面

by:龙元富律师

美龄美食与长寿之道

宋美龄以106岁高寿辞世,她一生的饮食与信仰是重要因素。

by:妤2046

伤精与养精康复之道

节目内容: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本书不仅为所有现代人指出了导致人们精、气、神全面损伤的原因,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更进一步为人们指出健康与道德修...

by:星星雨Stephanie

中医与养生之道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

by:听友228773936

PMO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免费分享PMP相关学习和备考资料,微信:qhclass2019或QQ群:774627264(记得备注喜马拉雅喔~)更多好课、干货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B站和...

by:清晖在线学堂

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

传承圣贤教育,连通福脉慧脉!人生最重要的两堂课,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

by:婉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