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經典的吟誦詠唱

376
~傳承古法,讀書吟誦詠唱,情通古人,修身養性也!~

“時下不少学人只知博览诗书,而不知吟诵? 然自古经典皆吟诵,唯有此法可通圣贤。

吟诵,无乐谱的自由唱。

吟诵,最开始出现于远古先民的崇拜仪式活动上。其表现形式有吟诵、说白、打击乐和舞蹈等。而吟诵,则是祭告天地神灵、驱邪治病的咏唱之声。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合乐而歌”、孔子“皆弦歌之”的“歌”,在那“诗歌不分化”,且乐谱尚未发明的时代,吟诵应当是具有某种音调“框架”的自由即兴演唱。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戏曲,其唱词也还是“吟”的,戏曲乐谱的记录与创作是后来的事。 诗也吟,歌也吟,戏也吟。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现存的吟诵像是在唱大戏,并且带有地方方言特色,像北京的吟诵调就有点像在唱京剧。 ”

为何要吟诵? 因為到了现代,吟诵,已不大为人所知。 偶有听到者,也会觉得土掉渣,不明所以然。 那是因为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遭重创,我们大众广泛接受的读书模式是“朗诵”。 朗诵与吟诵截然不同,它按照既定的标准模式,在台上夸张生动,铿锵有力的表演。它不具备以兴发感动的音乐韵律美。

吟诵,在100年以前,如同识字写字,文人妇孺皆无不晓。 《周礼》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吟诵,是有节奏、有韵律地诵读诗文。可见,古代的先生是“寓乐于教”,配着音乐来教学诗文,以乐教化心性。 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迁,古音吟诵几乎不复存在了,我们要完全回到以前也不大现实。 而吟诵的本义,并不是要让我们拘泥陈规,鹦鹉学舌,不知变通。 花鸟虫鱼皆通音乐。

吟诵,是启发我们的心音来诵读诗文,感受先贤思想,感通天地万物。

如何吟诵?吾輩有幸能在六、七年前在網絡上跟隨 “万古儒宗”之后的蔡振民老师學習儒家聖賢經典,老師用他家传1000多年的古音來傳授我們這些超級幼稚的學子們學習怎麼吟诵聖賢經典原文,最先傳授的是《千字文》的第一章,老師教我們怎麼以平音起调,即语文拼音里的第一、二声调;而仄声,则为第三、四声调,老師很快就教會了我們古人以吟誦的方式來讀書的方法,但是真正地要達到拿起這些聖賢傳道的經書自如地吟誦下去,那麽得虔誠地每天吟誦至少半年,你纔可能找到自己的心音,找到之後還得持續不斷地專心地吟誦經典下去,差不多一兩年之後,突破了身心的一些莫名的障礙(這種障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言明)之後,一下子氣息上下貫通,之後至少還得磨礪大半年,身心也會越來越清靜,每天就能自然地吟誦發揮自如且愉悅(這只是自己個人的一點體會吧)。我們重要在於相信老師所傳授的古法吟誦(還有古法詠唱詩歌與較短的經文,同樣需要不間斷地練習,長的經文一般主張還是吟誦較好),這樣持之以恆地練習下去,你不僅因此領略到自己身心發生的美妙變化,而且知道自己吟誦的聖賢經典在跟我們講什麼道道,很多時候像是在跟古人對話一般……若有幸能再聽到明師解讀到這些所吟誦過的聖賢經典時,你的心胸也會更開闊,思維更敏捷,理解生活問題更深入、理解聖賢經文也更透徹些,也更能平心靜氣處理生活之中的難題!這樣在明師的引導和啓發之下,且加之自己篤信篤行之下而找回我們每個人本性具有的東西是多麼舒暢啊!

“其实,說來說去,吟诵并不难学会,其有规律可循。 吟诵有四个特征,即讲究平仄,讲究叶音,讲究破读,讲究依字行腔。 还有所谓“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平直仄曲””等说法。 然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即便吟诵套路再深,也要走心,方达读书之要义!

古之吟诵,大多是在私塾先生或伏在母亲膝下一遍一遍聆听和模仿而成,口传心授,先生不会告诉你应当如何诵读为之合适,全凭自己的对诗文的领悟,自由咏唱成腔。

所以吟诵虽有方,却无标准评价优劣。 更多时候,它是读书人的一种自娱,并非一定悦耳动听,却在反复吟诵、修正中,证悟知致。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真正掌握吟诵者,可情通古人,自成曲调,修身养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