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别具匠心的一首送别诗,《山中送别》写出别样的送别,好在哪里?

2022-11-22 20:41

2022-11-22 20:56
《山中送别》短短的几行字,其中特地将送别的情景隐去,主要写与友人别离后,自己孤身一身,思念友人情景。
更多回答

导读:王维的一首送别诗,仅仅用20个字,别具匠心的手法写出了不一样的送别诗经典。

送别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大多数名诗人都有送别诗的经典之作。就诗佛王维一人,便写出了《送元二使安西》、《送别》、《送沈子归江东》、《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送别》、《酬张少府》、《送梓州李使君》等作品,而且都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作品中,很多人喜欢《送元二使安西》,还有人喜欢《送别》,而我则独爱《山中送别》这一首。我认为这首诗写出了别样的送别情景,也写出了别样送别情感。可以说,这是王维别具匠心的一首作品。

王维别具匠心的《山中送别》

大多数送别诗,描写的都是离行时的情景,描写的都是与友人饯行时依依不舍之情。像李白的《赠汪伦》,王维自己写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这样子的作品。

而王维的《山中送别》则是将送别的情景隐去,主要写与友人别离后,自己孤身一身,思念友人情景。妙就妙在王维在这首送别诗中,以"山中相送罢",用"送罢"开篇。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真可谓是别具匠心,首先第一句就告诉所有人,已经将朋友送走了,而这个"罢"则用得更是绝妙。日常生活中,都说罢了罢了,好像是很无所谓的态度。

好像在告诉所有人,朋友已经走了,走了就走了吧,根本没有依依不舍,一个"罢"字将惜别的情怀和饯行的场景写得很淡很淡。

但第二句马上来了个大转折,"日暮掩柴扉"便说的是朋友送走了,日落西山天黑了。但这个时候,独自在山中,万物寂静再也感受不到白天喧闹,而能感受到的,只有黑夜带来的孤独。这一句虽没有说思念友人,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却是对友人深深的思念。



而最后两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则是出自《楚辞·招隐士》,在《楚辞·招隐士》中有这样的句子: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草每年到了春天就绿了,但是你走了,却不知道你的归期到底是何时。从这两句诗中,便能看出王维对与友人的分别是多么的不舍。才刚走,就在想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便有第一句的"送罢"有了强烈的对比。这便是王维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首诗的过人之处。



别具匠心成经典

五言诗,特别是五言绝句是诗的体裁中最难写的,因为仅用短短的二十个字,既要抒发诗人的情感还要描写当时的情景是非常有难度的,需要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才能做到。

而王维又别具匠心的,不写离别饯行的情景,甚至全诗都没有对友人思念的描述。而是通过友人走后,自己的孤独来告诉所有人,他对友人的离开非常不舍。



仅仅用"日暮"两个字,便将这种思念之情写尽了。这种写法区别于《送元二使安西》,区别于《赠汪伦》,甚至区别于所有诗人写送别诗的传统写法。

正是这种别具匠心的创新,才成就了这首《山中送别》,而使之成为千古绝唱是的经典之作。



结语

不管是诗词还是文学上,又或是其他各行各业,甚至是生活中,必须要有这种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创造出经典。王维不正是这么做的吗?

山中送别短短的几行字,其中特地将送别的情景引去,主要写与友人别离后自己孤身一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