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经常动手打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23-11-29 06:45

2023-11-29 11:34
一.父亲的暴力会成为孩子模仿对象。
孩子容易在父母的言谈举止中模仿学习,这是符合儿童特性的事情。假如,在家庭中,父亲无论是对待伴侣,还是儿童,都会用暴力的行为让对方产生服从感,孩子也容易形成暴力是处理问题的最容易的方式,从而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不计后果。

曾经爆出一社会新闻:父亲家暴两孩子中的姐姐,母亲也被父亲家暴过,后也认同强势一方父亲的做法,一起家暴女儿,再接下去,连着弟弟也会一块欺负姐姐。

群体犯罪心理学:指的是一群人,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出现归属感,从众感,服从感,去个性化行为,模仿和感染。

图片

父亲的家暴行为,成为一个群体中强势人群的行为,当周围人群力量比他弱时,会出现服从性,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也会出现模仿性,因模仿权威人物的行为,来保全自己。

二.父亲家暴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1. 暴躁。导致性格倔强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性情暴躁。

2. 自卑。被打的孩子,容易自尊心受伤,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3. 孤独感。压抑的情绪,性格孤僻。

4. 无助感。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将猴子吊挂进绝望之井,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它挣脱出井,久而久之,猴子绝望无助,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感。猴子被放出来后,在融入群体时,出现自闭,不合群,呆滞感。

5. 撒谎。孩子撒谎的目的是为了逃避,逃避也是一种保全自我的方法,儿童可能认为比起撒谎带来的惩罚来说,家暴惩罚会更让人难以接受,因此会选择撒谎来试图逃脱。

6. 偏执。当孩子在家暴的环境中长大,也有可能偏执,固执己见,反向形成。

图片

三.父亲家暴母亲造成孩子严重的不安全感。
儿童早期的客体对象是母亲,从出生开始,与母亲就像是共生的关系,由于母亲感受良好,对世界安全感充足,儿童的与之一致的安全感才能建立起来。

用暴力去让对方服从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黑人在被暴力桎梏奴役时,也会带着枷锁跳舞,精神是不易因暴力而被制服。

俄罗斯一黑帮老大,因其妻子受不了其暴力行径,离婚而去,黑帮老大竟然残忍地将自己的女儿们奴役,甚至将其中一女儿性虐待,告知女儿:“你将代替你母亲的地位。”最终,女儿们合力将父亲弑杀。

我们不宣扬以暴制暴的行为,在法制社会,更需要理性的父母,为孩子营造民主安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

家暴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严禁家暴,换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