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都是什么原因?

2023-11-30 07:21

是家庭环境问题还是
2023-11-30 11:33
自控力太差!!
更多回答
1.蔡戈尼克心理
2004年的冬天,21岁的周强走进一家网吧,饿了吃碗泡面,困了趴在电脑前睡上一会,终日沉浸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当他走出网吧的时候,已经是2005年的夏天了。整整过了半年时间,而他竟然浑然不觉。
一位喜欢玩游戏的孩子说:“刚开始,我玩游戏时只是觉得好奇。在同学的推荐下,我就玩了一会。但是,这个游戏是打关的,为了取得胜利,我足足坚持了两个小时。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厉害,但是,比起那些经常玩游戏的人,我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为了取得胜利,为了打通关,我就像着了魔似地天天打。父母不理解我,总是骂我、打我,这样反而让我更加沉迷于游戏,只有通过打游戏,我才能够获得成就感,我才能体验到快乐是什么。”
对于孩子们这种狂热的痴迷,父母们更多的不解和无奈。事实上,孩子们的这种迷恋是有心理因素的。
1927年,德国心理学家蔡戈尼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她交给一些人22种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各不相同。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需要试验者坚持完成的,只有完成后才会进入下一项任务;而另一类则不需要实验者坚持完成,正当实验者快完成的时候,总会有其他事情来打断。这两类任务被随机排列。
实验结束后,当被实验者被问到刚才做了什么任务时,他们能够回忆起68%中途被打断的任务,而只能回忆起43%坚持完成的任务。
由此可见,实验者对于中途被打断的任务保持的记忆效果要比坚持完成的任务好得多,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蔡戈尼克效应”。
后来,“蔡戈尼克心理”被用来解释想要持续不断完成一件事情的欲望。比如,当你在洗碗的时候,如果有人叫你做一件其他的事情,你一定会坚持先把碗洗完,然后再去做另外的事情;再比如,你每天习惯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有一天,有人请你出去逛街,那天正好是这部连续剧的大结局,这时候的你也许就会选择放弃逛街而坐在电视机前。
每个人天生具有这种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欲望,孩子当然也有。正是这种“蔡戈尼克心理”成为孩子迷上网络,患上网瘾的心理因素。同时,孩子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有不少孩子其实也很想戒掉网瘾,但常常欲罢不能。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们的这种“蔡戈尼克心理”,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免孩子从网络中获得成就感。
有可能是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过大
逃避现实,虚拟世界能让他们得到满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