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皆为人生!(人生感悟)

2023-12-13 01:44

2023-12-13 03:15



文章作者‖魏晋寒


工作太难,可能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

生活坎坷,可能是因为自己意志不坚!

恐惧社交,可能是因为自己勇气不足!

前途跌宕,可能是因为自己韧性不强!

……

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想要获得逐步上升的生活道路,想要获得更加美妙的人生轨迹,我们就要做好这十六字箴言:

鼓足勇气,扬起信心,迎难而上,百炼成钢。

——

——01人这一生,信心很重要!

面对相同的事情,自信的人总是落落大方、勇往直前,人生道路随着 心境 扩张而扩张;然而,悲观的人总是畏首畏尾、退退缩缩,人生道路随着 心境 的缩小而缩小。

试想一下:

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当众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有的人患有社交恐惧症,不敢主动打招呼,不敢主动结交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害怕得罪别人,为了一些小事、小错就疑神疑鬼,杞人忧天?

为什么有的人敢于尝试,勇于犯错?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尝试,害怕犯错?

这些事情的根源往往不在外界环境,而在我们的内部心态—— 丧失了追求卓越的勇气、意志、以及驱动力。

——

——02走出人生的习得性无助

人们为什么会自卑怯弱,根源在哪里?

有的人回答说: 自卑的根源在原生家庭。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 习得性无助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负面、否定、无力改变、缺乏希望的环境里,进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以及追求成功的主动性。

习惯性得不到正向引导和帮助,往往就会使一个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错误心态当中。

尤其是对于心智稚嫩的青少年来说,父母的“否定式教育”、“命令式教育”、“攀比式教育”、“压迫式教育”、“挑错式教育”……往往会让孩子陷入不敢、不能、不行、不可以的恶性循环。

记得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跳蚤善于跳跃,可以轻松跳起一米多的高度,这跟它们身体大小比较起来,相当于一个人一跃跳上八十层的摩天大楼!

但是,有一名科学家将跳蚤放在一个一米高的罐子里,罐子加上透明盖子。这样一来,跳蚤每次跳起来都会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

过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拿掉盖子,发现跳蚤依然能跳跃,但已经无法跳到一米以上的高度了。原来它已经适应了瓶子的高度,并且调节了自己的跳跃能力,不再改变了。

父母的否定式教育往往就是限制孩子跳起来的无形盖子,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在这里,我不是强调父母不应该质疑、命令、否定孩子的一言一行,而是强调父母应该有尺度、有技巧、有合理性的教育孩子。

“你不行”、“你不能”、“你不可以”这些词语父母不是不能说,而是尽量少的说,且有技巧的说,有针对性的说,以免将孩子置于自闭、自卑、负能量的环境当中。

——

——03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环境是外在的,心态是自己的。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我一直和读者们强调说: 自信乐观的心态,一定是可以慢慢培养形成的;社交恐惧症,也一定可以通过训练慢慢改善的。

记得在网上看过这么一段话:

犹豫该不该做的时候,就去做;犹豫该不该买的时候,就别买;犹豫该不该说的时候,就别说……

想要走出自卑的阴影,转而迎接自信的阳光,我给自己总结了一道自信公式,即:

长期的自我激励+一瞬间的爆发=慢慢自信!

很多朋友、同事总是质疑我说:“晋寒啊,为什么你总是看一些鸡汤类文章,还要花费时间写鸡汤类的文章,有用吗?”

原因就在自信公式上面:

没有长期的自我激励,一定不会有一瞬间的行为爆发,去社交、去演讲、去尝试、去改错……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长久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

好的鸡汤文章,一定会让读者产生“自我激励”的情绪旋涡,让读者获得“正能量”的生活空间,日积月累下去,人们一定会在某一时刻彻底爆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