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什么意思

2023-12-17 10:10

2023-12-17 11:47

止戈为武的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拼音:zhǐ gē wéi wǔ。

成语解释:这个成语原意指止息兵戈才是武功,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人用它表示通过正义的战争平息战祸,求得和平;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出处:“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后人据此提炼出“止戈为武”这则成语。

成语用法:止戈为武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含褒义,用来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示例: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若乃五材并用,谁能去兵?七德兼施,止戈为武。”

成语寓意

止戈为武这个成语强调“化干戈为玉帛”的思想,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应适可而止,得胜便收藏兵器,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看重使用武力。楚庄王是把止息干戈当做一种美德来追求的。他打了胜仗后没有继续对晋国使用武力,而是罢兵回国,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都体现了楚庄王的“仁德”思想。

可见,楚庄王说的“止戈为武”并非是在“强调用武力解除敌人的武装(得胜之后再收藏武器)”,而是指“停止使用武器(武力)(放对方一条生路,避免战争涂炭更多的生灵)”。也就是说,在楚庄王看来,停止对晋军使用武器(武力)(使晋国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