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玉堂春苏三诉苦

京剧的《玉堂春》说的是什么故事,是苏三的那个么??
1个回答2024-03-10 18:01
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相爱,互订终身。金龙所带银两花尽后,被鸨儿驱出,只得在关王庙存身,苏三得知赠送银两,助其赴试。 鸨儿贪图钱财,将苏三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欲下毒蠢桐陷害苏三,不料反被沈燕林吃后身亡。皮氏又告苏三谋害,即被判碧档培成死罪。苏三被押到太原府,由巡按、藩司及臬司三堂会审。谁知巡按恰是王金龙。王见苏三受冤,大为震惊,不能自持,且为潘必正、刘秉义看破。王装病停审,夜入监中与苏三相会,又被刘秉义撞见,刘受潘必正之劝,平反了苏三的冤狱,王金龙与苏三破镜重圆。 此剧为旦角唱做念功戏。梅、程、尚、荀“四大名旦”都经常演出这个戏。但在唱腔与表演方面则都扬长避短,各抒已长。 苏三起解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 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悔唯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 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林黛玉的孤苦,宝玉为什么想着告诉袭人
1个回答2024-04-20 07:53
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宝钗将薛蟠外出经商带回的礼物分送给大观园的众人,其中给黛玉的更是加厚了一倍。没想到,黛玉看着故土来的东西,反而勾起了她的思乡之情又一次伤心起来。而宝玉造访潇湘馆后,知道黛玉伤心的原因后,一方面不好直接解劝,便用其他话题来哄黛玉说话,转移注意力。一方面有随同黛玉到宝钗处致谢,说笑了一会,也多少缓解黛玉的伤感。而宝玉回到怡红院后,“想着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伤感起来”。然后想着把这话告诉袭人,让她去解劝黛玉,却没想到袭人出去了,就只能自己闷闷不乐地歪在床上。这里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便是,宝玉挨打后想遣人去看黛玉,因为怕袭人便支走她。很多读者觉得是他不信任袭人才这么做,而这里又想着告诉袭人让她解劝黛玉,岂不是矛盾了?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当时宝玉不小心把想对黛玉说的话和袭人讲了,所以会怕袭人,支走袭人是有特殊原因的,比较反常。而六十七回时,事情已经过了很久,这时候,宝玉的行为属于正常状态下做出的。而这也多少能看出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状态。

首先能说明的是,林黛玉和花袭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大部分人感觉的那么差。相反,她们两人间的关系应该是属于比较要好的。很多人觉得袭人是支持金玉良缘的,和王夫人进言也是为了防着黛玉;而林黛玉戏称过袭人是“嫂子”,也是在讽刺袭人。实际上袭人进言应该是提醒王夫人注意贾府的一群小人,诸如赵姨娘等人对宝玉和大观园其他女子的造谣诋毁,多少也是想保全他们的名声,而不只是针对黛玉。而黛玉对袭人的称呼,不妨也可以看成是对袭人和宝玉之间关系的一种调侃,至少贾府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袭人必然会成为宝玉的屋里人。而这个玩话,用袭人的话说,湘云黛玉平日里都有说过,并不能说明二人关系紧张。宝玉黛玉吵架后,黛玉借着找袭人来看宝玉的情况;宝玉生气砸玉时,袭人劝的话让黛玉觉得宝玉连袭人都不如;袭人回家探母时,黛玉也向宝玉打探过袭人的消息。这些基本都能证明黛玉袭人关系还是不错的。也是宝玉想让袭人去劝黛玉的首要原因,不然让她去岂不是给黛玉添堵?

其次对于宝玉来说,袭人是他最好的倾诉对象。自己心中的这些话,很多时候,他只会对袭人说,而不是和其他人。例如六十七回,宝玉也只是向麝月晴雯等人解释了为何找袭人的原因,也没再多说其他的,就自己闷闷不乐地躺着去了。其他的情况也有过,比如宝玉的眼泪一说,他先是期望能得到所有人的泪水,在被贾蔷龄官的事影响后,看见黛玉和袭人在一处也是先和袭人说自己的想法有错误。多少可见宝玉心中袭人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袭人的善解人意,虽然并不能理解他,也不会去嘲笑他。所以宝玉才会有都把心中的想法向袭人倾诉的做法。而在五十四回,贾母在说把袭人给时是说“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魔了这几年”,也是觉得袭人这几年在宝玉身边是不容易的。换另外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也多少能看出袭人对于宝玉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再一个,也能看出来袭人在解劝人方面也是有比较强的口才,应该也和她的善解人意有关。在黛玉刚进贾府时,袭人便去探望过黛玉,并劝她不要因为宝玉的行为太难过。而从六十七回的情况来看,平日里宝玉应该没少让袭人解劝过黛玉,并且也有一定的效果。黛玉和袭人都是在记事之后经历父母双亡的,这一点有着共通之处。而袭人从小被卖进贾府,虽然在书中有两次描写回家,但基本也就是孤身在贾府内。她的家人,用鸳鸯的话说是“东去西来,没个定准”,也就是大部分时间其实并不是在家中。长期的骨肉分离让袭人多少也能去理解黛玉心中的孤独感。也应该是为何宝玉会希望袭人去劝解黛玉的一个原因。

宝玉想要将黛玉的孤苦告诉袭人,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蕴含着不少的信息。注意到这个细节后,应该也能够理解十九回中宝玉会千方百计想要把袭人留在身边的原因吧。宝玉离不开袭人,并不只是因为二人在第六回中偷吃过禁果,而是袭人在他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其他人替代不了的。如果说在精神层面,宝玉最在意的是黛玉的话,在生活层面,袭人则是他最重要的伴侣。这也是为何,之后宝玉所想到的能够同死同生的两个人是黛玉和袭人。当然,袭人显然是无法和黛玉比的,毕竟她还是那个不识字的丫鬟,在《红楼梦》中,终究也只是个比较出彩的配角。在宝玉的世界中,她是对于黛玉的一种补充,而她的世界则是围绕者宝玉建立的。这种不对等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悲剧吧。
玉堂春与苏三有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3-01-11 19:50
苏三是著名京剧《玉堂春》中的人物,玉堂春是王三公子送给苏三的艺名。
《玉堂春》苏三起解?
1个回答2022-05-27 16:01
可以去看看电视剧苏三传奇,押解的在后面几集
美男堂苦解到底是谁
1个回答2024-02-15 23:35
美男堂苦解是徐仁国。
在美男堂剧中,徐仁国饰演苦解,他曾经是犯罪心理分析师,现在为骗子巫师,有着过人的算命能力和英俊的外表。
《美男堂》是由高在贤执导、朴慧珍编剧,徐仁国、吴涟序、郭时旸、姜美娜等主演的电视剧,于2022年6月27日在韩国KBS2电视台首播。
改编人气网络推理小说《美男堂-事件手册》,讲述原本是侧写师现在是巫师的悬疑搞笑搜查故事。
美男堂苦解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5:02
徐仁国。韩剧《美男堂》是由徐仁国、吴涟序、郭时旸、姜美娜等主演的电视剧,改编人气网络推理小说《美男堂-事件手册》,讲述原本是侧写师现在是巫师的悬疑搞笑搜查故事其剧中苦解一角是韩国知名演员徐仁国扮演的。徐仁国1987年10月23日出生于韩国蔚山市,歌手、演员。
苏明玉找苏大强第几集?
1个回答2024-03-09 18:32

苏明玉找苏大强的剧情在《都挺好》电视剧第46集大结局。

苏大强想起明玉中考时要买一本习题集。

苏大强走丢了。石天冬找不到他,电话也打不通。两个人四处寻找。

最后民警给他们打电话。苏大强不知怎么去了老宅附近。

回家的路上,明玉心里很难过。苏大强也惶恐的很。明玉握住苏大强的手,说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

林语堂《武则天传》与苏童《武则天》对比
1个回答2023-01-09 23:17
天传》与苏童《武
玉堂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4:57
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景隆在妓院被老鸨钱财诈尽,被轰出,苏三私赠银两使回南京。王景隆走后,老鸨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洪作妾。沈妻与人私通,毒死沈洪,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判苏三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去太原复审。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并当亲人对待,由此苏三推翻了曾在受刑之时说出的“洪洞县中无好人”的说法。后王景隆考取官员,回山西巡视,反了苏三冤案,喜结成亲。
白玉堂是谁呀
1个回答2022-10-03 05:00
锦毛鼠白玉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