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的典故

2023-12-18 01:59

2023-12-18 06:09

尸位素餐的典故如下:

尸位素餐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意思是说,许多官员占着职位,不做事、不作为,就像没有实际工作一样,只是白吃干饭。

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说,楚国的人外表虽然装扮得很威严,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徒有外表。后来,沐猴而冠用来比喻外表装扮得很威严,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才实学的人。

以上就是尸位素餐和沐猴而冠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和解释。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对某些官员或人的不满和批评,提醒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徒有外表或只说不做。

详细介绍如下:

尸位素餐意思是占着职位却不履行职责,只是白吃干饭,比喻不称职的人或者不做事的人。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原文是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意思是说,许多官员占着职位,对上不能辅佐君主,对下也不能有益于百姓,只是白吃干饭。因此,尸位素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贡献的官员,只是徒有其位而已。

沐猴而冠意思是猴子戴上假的冠冕,形容外表装饰得很威严,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意思是说,人们都说楚国人外表威严,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才实学。因此,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是徒有外表,但没有实际才干的人。

汉成帝的时候,有个叫朱云的人,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不但很有才华,而且身体健壮,据说身高八尺,体壮如牛。当时,汉成帝重用一个叫张禹的人。张禹原先是汉成帝的老师,能当皇帝的老师,说明他肯定挺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