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利用经典的道德困境“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考察个体的品德发展。假设某学生针对海因茨是否应该偷药的回答是“海因茨不...

2024-01-05 06:20

科尔伯格利用经典的道德困境“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考察个体的品德发展。假设某学生针对海因茨是否应该偷药的回答是“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就无法实现其自身的道德准则”,则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该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达到了(  )。A、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阶段 B、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C、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阶段 D、良心或原则的定向阶段
2024-01-05 08:43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指导作用的动因。赞成:海因茨眼看他妻子死亡的话,他就不能实现他意识中的某种准则,比如“人的生命胜于金钱”。反对:海因茨偷窃不能实现他的道德准则了。D项正确。

A项: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赞成:海因茨为了寻找他的妻子所需要的东西,因而不是自私的。反对:他会为他如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光彩而苦恼,他的家庭会因他而感到羞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赞成:不然的话,海因茨要为他妻子的死而负责。反对:海因茨触犯了法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第五阶段: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赞成:法律在一个人由于服从它而可能失去生命的情境中是不合理的。反对:其他人也会有强烈的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