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起源是什么,背后有哪些隐喻?

2024-01-13 12:52

 
2024-01-13 14:18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此节源于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中国本土的“情人节”。我们今天老话重弹,来详细了解下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本文从牵牛、织女星名字起源,牛郎织女故事起源及分化影响,如何与七夕节衔接,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隐喻。

要想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必须先从牵牛、织女星说起,为什么把银河系两大星命名为牵牛、织女星?

 《史记》记载“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又有《晋书》:“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

这里的牵牛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之所以用牛来命名,这是因为在古代农耕礼仪中,牛被视为是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而牛也曾被广泛地用来做祭祀的牺牲。

牵牛之所以被命名星名,因为八月是牺牲之月,大多用牛来祭祀,而八月正是牵牛星出现的时候。织女星,之所以被命名织女,织字从丝字,织女星名,很明显与丝织品有关,也就是与蚕、桑有关,而我国养蚕治丝历史悠久,蚕神、蚕示也是最先被崇拜的远古神灵之一,祭蚕示的礼仪十分隆重,用三牛,或用三宰;每年向蚕神祭拜,知蚕桑之业就如同农业一样,也是一年的重要收成。

《夏小正》记载“七月,寒蝉鸣,织女正东乡。”《开元占经》记载“织女,天女也,主瓜果,”《日纬书》记载“织女星主瓜果”

也就是说,在初秋七月,蝉开始鸣叫,织女星朝东的时节,先民们开始纺丝织布,八月时期就可以收获瓜果了。当夏秋之交时,织女星,牵牛星先后出现在星空,隔河相望,牛女七夕银河会的故事便由此衍生而来。

天空中繁星点点,为何牵牛、织女星引起人们注意呢?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源于对星辰的崇拜,原始初民对天地万物都怀有好奇和敬畏之心,他们往往对日月星辰对产生信仰与崇拜,例如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祀鸟星、火星等星神的记载。二是,天文学发展以后,星象对人类来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航海导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通过观察星象来辨认方向和季节。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于天文,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知故,”《尚书·尧典》“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其次是出于对耕作的需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确定百姓做事的次序,而星宿的位置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可以根据星宿排列和方向来确定节气的准确时间,在古代农业生产需要敬天时,通过知晓日月星辰的规律,才能顺利安排农事,另外,漫天星空的点点繁星不仅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四季轮回,对于看天吃饭的古代农业来说,也标志着节令的转换和农时的到来。

古人出于辨认恒星,观察记录天象需要,将相近或相邻的恒星看成一个整体来命名,成为星官,但对于星座和星官的命名依据,却来自于人间的社会生活经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