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2024-01-23 01:07

2024-01-23 05:57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会错意了,很多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一到端午节,就念叨屈原的好。那是大错特错了。端午节,真的就是一个节日,在屈原之前就有类似的节日,主要目的就是夏天到了,大家活动活动。

当然,对于当年的楚国后人来说,正好是五月初五,正好借着时间纪念下屈原倒也是正常的一件事。

另外,真正的,是吃棕子是屈原留 给后人的。据说是人们怕鱼吃了屈原,所以往 江里扔吃的,让鱼吃。

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是崇拜龙的,并认为他们是“龙子”。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据考,端午的"龙舟竞渡"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古代南方地区于春秋时期之前就有在端午日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族图腾祭祀的习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度所用的船。

综览汉魏文献资料可发现,汉王朝经历四百余年历史,充满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乡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誉满天下的楚文化传人屈原,在汉魏前时代的端午节活动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记载,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而真正到了宋元时期 ,因为外族入侵,人们才把纪念屈原提 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产生了把端午和屈原联在一起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