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无价

2024-01-26 19:29

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
2024-01-26 23:23
你说的是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吧。

作者一开篇就说“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也许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作者在下面的文章中很清楚地说了理由。

苦孩求学,原本是很好的事,他有远大的理想,想在“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但是他却忘了,有一种无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你有那个能力尽孝的时候,父母却不在了。本来苦孩是想用求学来尽孝,可是最后求学却让他成了不孝子。这是多么大的悲痛啊。

作者在篇末呼吁“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是想提醒我们,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但是父母却逃不过“时间的残酷”。而且,作者认为,孝心不一定是要什么金银财富之类的,“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这些理由就是作者为什么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