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之臣”这个词出自哪个典故?

2024-02-02 02:16

2024-02-02 04:24

“肱骨之臣”

拼音:gōng gǔ  zhī chén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释义: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肱骨之臣,春侍辅佐知告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如诸葛亮,就可称作是刘备的“肱股之臣”。

肱骨之臣近义词:股肱心腹、耳目心腹、股肱心膂。

《太史公自序》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史记》扒猛吵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

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扩展资料:

股肱心腹:

拼音: gǔ gōng xīn fù

解释: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腹: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近义词:耳目心腹、股肱之臣、股肱心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