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的哲学思维

2024-02-10 23:36

2024-02-11 03:09

如何引导孩子的哲学思维如下:

“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是美国著名哲学家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创立的。他在大学任教期间,发现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普遍比较薄弱。经过深入研究,李普曼认为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儿童时期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1969年,他的著作《哈利·史图特麦尔的发现》发表,成为“儿童哲学”诞生的标志。

李普曼借用古希腊哲学对话的形式,创造了具有启发性和民主合作精神的研究性团体——哲学教室。哲学教室的最大特点就是尊重儿童,鼓励儿童以谈话的方式来增进彼此对问题的了解。儿童在讨论问题时,不仅要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能够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理由比答案本身的正确与否更为重要,因为思考过程才是儿童哲学教室的重点。哲学教室的老师们不进行讲授,更不灌输,而是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群体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我并不是雕刻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

“唤醒?”苏格拉底疑惑地问。“是的,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头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里解放出来而已。”教育孩子其实就是要做唤醒工作,当孩子的求知欲望与生命力量被唤醒之后,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而这个探索过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唤醒心灵智慧的过程。

“儿童哲学”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大脑中潜藏着丰富的思考能力。他们充满好奇,甚至经常提出成年人难以回答的、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如“为什么人会说谎?”“我从哪儿来?”“人类比动物高级吗?”然而,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灌输,不注重孩子思考能力的引导与唤醒,孩子的探索精神便随着长大而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