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是怎么来的?

2024-03-14 09:09

2024-03-14 09:49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很多地方有着吃糖瓜祭灶王爷的习俗。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你家的情况,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糖瓜祭灶王爷,让他嘴里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说好话,以讨年越过越甜。

由: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旧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灶王爷,一系列过年的“准备活动”亦随之开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告诉中新网,过小年也是过年活动的预演,“主要的习俗 是祭灶、吃糖瓜,既有祈求家庭和睦、平安之意,也有对新年到的祈盼”。

在民间,小年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等。由于全国各地具体风俗习惯不同,小年的日期略有不同。据公开资料显示,一般北方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多是腊月二十四这天。

灶王爷是谁呢?民间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版本,并普遍认其为无形中的“一家之主”。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启程去天宫,向玉帝汇报一家人过去一年的言行得失。灶王像贴在灶墙上,两边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

过小年最主要的习俗之一是祭灶,一般会摆上糖果、清水寺供品,祭灶仪式一般在晚上进行。民间还曾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当吉祥话说完之后,人们会在院子里架起松枝、芝麻秸等,将旧灶王像揭下放在上边焚化。
同时燃放鞭炮,以示为灶王送行。为让灶王爷能够多向玉帝说好话,人们还讲究在祭灶的时候将糖瓜融化,象征性的抹一点在灶王像嘴唇上。刘一达说,这就是“二十三,糖瓜粘”一说的由,“意味着黏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不能说人们的坏话”。

“糖瓜并不是瓜果形状,而是用麦芽糖熬制而成的。一般是圆圆的样子,中间是空的,吃起有些粘牙。”刘一达说,祭灶之后,大人孩子都会分吃-点糖瓜,也有祈福之意。为了迎接即将到了的农历新年,“送走”灶王爷,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这时离着农历除夕不过六七天日子,加上糊窗花、贴年画等,人们一直要忙到除夕。

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过年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农历二十四就是民间的“扫房日”。刘一达说,祭灶仪式后意味着灶王爷离开了,这时候打扫屋子,即便碰坏了什么东西也无人责怪。

小年到底是哪天?小年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夜”,又叫“过小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区,小年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2017年1月20日) ,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2017年1月21日),此外,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的由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年平安和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