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的历史文化

2024-04-24 06:14

2024-04-24 06:27

雷波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小凉山区,民族特征上有别于大凉山地区,其语言、文化、服饰、饮食、风俗都具独特风格。彝族能歌善舞,传统乐器有口弦、竖笛、月琴、唢呐、马布等。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马、抛石、射击、跳斗笠及摔跤等。彝族民间传说有如马湖由来的故事、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孟获激战的传说、彝族英雄支呷阿鲁的传说等等。
彝族民歌
雷波县地处彝汉文化的交汇地带,以彝族民歌最具特色,既有因居住封闭而定格在不同历史形态的保留完整的原生态彝族民歌,也有彝汉文化长期演绎发展的现代彝族民歌。雷波彝族民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黄茅埂
关于黄茅埂,历史上围绕它所发生的事件很多。远古时彝族祖先古侯,曲涅部落从云南迁徙凉山,到美姑会盟定居时,就曾历经艰险翻越过黄茅埂。三国时,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自率领一路大军沿金沙江而上,经雷波小谷堆翻越黄茅埂,进军卑水(今昭觉、美姑一带)。彝族的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结束了多年游历参学,晚年就在黄茅埂的龙头山下比尔岩洞,潜心修道,从事彝文经书的整理,他去世后其子孙还修建有保存,传承其父遗留经书、道具的藏经楼等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