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廉村名字的来历

2024-05-11 08:01

2024-05-11 09:53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光禄大夫薛贺由江南迁入福建,辗转定居于石矶律。他的第六代孙薛令之勤奋读书,在唐神龙二年(706年)终成为八闽第一位进士,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时宰相李林甫弄权,东宫官受冷遇,薛令之愤懑不平,题《自悼》诗于墙上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表示对唐玄宗做法的不满。唐玄宗见诗后,岂能容得?当即在旁和诗一首:“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便称病,辞官还乡。后唐玄宗闻其家贫,让长溪县每年拨给赋谷,薛令之总是酌量领取,从不多要。唐肃宗即位后,感念昔日师生之谊,旨召薛令之入朝.是时薛今之已去世。为嘉许他的廉洁清正,肃宗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水为“廉水”,岭为“廉岭”。后唐时(923—936),有陈姓迁入廉村。从北宋大观三年至南宋宝祜六年(1109—1258)的150年间,廉村薛、陈两姓共出过17位进士。特别是陈姓。还有一门五进士、三代俱登高第的。

廉村古堡在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福安县志》就有记载。古堡城墙环村而筑,全长1400米,墙厚3.6米,现有高度4.4米,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堡原有8个门,现仍存6个。在沿溪的一段城墙中,两座完好的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墙门巍然屹立,和门前清流明净的廉溪流水、近旁繁茂蓊郁的古榕秀色相互映衬,平添许多景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