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2022-10-01 03:16

2022-10-01 05: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更加详细地阐述“仁”中的恕道。字面上是说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于人。其后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中的“怨”字,宜与“求仁得仁又何怨”句共同参详理解。
克己复礼,勿施于人——讲求的都是,要求自己,从自己出发。所以才有“仁者爱人”的归结。
更多回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是这样理解的。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我觉得这句话讲的是一种做人的道理,如何为人处世。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一个连自己都嫌弃的东西都要推给别人做的话,那别人怎么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裂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