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象》这片课文的信息

2023-10-22 23:09

1个回答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科学家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打空就行,用标点符号隔开!

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其中第4自然段尤为重点,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瞎侍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这篇文章作者在安排材料上也表现出了独具匠心,要学习表达方法。作者先写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既高大又完整,以此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去写假想黄河象失足落水、变成化石的故事,读来磨禅吵生动有趣。接着交代地壳的变化,使故事更具科学性。最后写挖掘时人们亲眼看到的情景,点明了假想的根据。这样安排材料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课文的四部分内容还可以按其他顺序安排。比如,先写二袭罩、三部分,再写第一部分,再写第四部分;也可以先写第四部分,最后写第一部分。
相关问答
黄河象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13 06:19
介绍了黄河象骨架的样子、科学家假想黄河象骨架的的来历和发掘黄河象骨架的过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1个回答2024-01-23 06:33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全文
<黄河象>
1个回答2024-02-16 07:37
、《黄河象》这篇课文采用的什么手法? 2、第7自然段你们是怎样理解的,这段话在这儿有什么用? 对于这篇课文,我了解: 1、第2自然段: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
全文
哪里有小学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文本啊?
1个回答2024-02-24 03:26
课文原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
全文
女学生。已婚男老师。有一次上课他说不要发信息给他联系上课了,只和我妈联系,为什么?我到底做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11:16
老师害怕了,人言可畏啊,他肯定是听到了有人在背后议论你和老师关系的传言,老师也是有家有业的人,不管你与老师是不是真的有绯闻,一旦外界到处传言你与老师有染的消息,不仅影响你的清白,也会毁了他半辈子的...
全文
黄河是怎样 形成的课件
1个回答2024-03-18 07:53
中国地理科学家在兰州市附近首次发现黄河的最高阶地,证实黄河已形成160万年。 黄河的阶地是黄河生成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升隆起后,形成的如台阶状的地貌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阶地的出现,黄河才可以从最初地面的...
全文
黄河颂课文
1个回答2024-02-18 23:52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
全文
开发黄河文化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1个回答2024-02-16 10:5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孕育了华蚂贺尺夏五千年的文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含义,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同时,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拍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
全文
黄河颂 课文
1个回答2024-02-19 12:05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全文
黄河颂(课文)
1个回答2024-02-25 12:11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