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古文答案

2023-11-12 01:15

1个回答
编辑本段注释注释薛谭 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1)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唱歌。(2)穷:用完。图片(2张)这里指学完。(3)谓:以为、认为。(4)技:本领(5)遂:于是(5)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 青之技 。(6)辞:告辞;(7)归:回去(8)弗:没有 (9)止:阻止,(10)饯:用酒食给人送行或设宴送行。(11)郊:在城外大道旁(12)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13)悲:大声地,动听(14)振:振动(15)响遏行云:遏,阻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连飘动的云彩也停止了。(16)谢:认错,道歉。(17)反:同“返”,返回。(18)抚节:打着节拍。轻轻地打着拍子。(19)于:向。(20)言:提出(21)弗:没有。(22)乃:于是,就.断句薛谭学讴于秦青 / 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遂辞归 / 秦青弗止 / 饯行于郊衢 / 抚节悲歌 / 声振林木 / 响遏行云 / 薛谭乃谢求反 / 终身不敢言归。编辑本段中心刻画“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就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其实,薛谭很可爱。薛谭不仅有“知错就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度,学生寻明师难;名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名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对锐眼。中国人病痛多,否则电视广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药物广告。国人之眼疾,比如“红眼病”、“势利眼”,比比皆是。治疗眼疾的药,电视却从无广而告之的,可见此等眼病是无药可治的癌症。“势利眼”者便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何有拜会名师的缘分?薛谭听见秦青激亢放歌,当即识辨出这是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出于对艺术的真爱,所以断然决定认错,争取返回秦青门下去努力学习真正的艺术。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中国青年没有艺术的鉴别力,浑浑噩噩地叫惯施烟雾的媒体轻易牵着鼻子乖乖的走,否则,哪来的“追星族”?何来如此之多的人痴目迷恋“十二乐坊”?什么是“艺术鉴别力”?这是一个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的大学术题。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能“观文辨人”者有望叩开圣洁的文学大门;可“听音识人”者方可步入高雅的音乐之堂。这其实说及的也只是“鉴别力”的大海之一滴而已。名师寻觅“好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比如,色盲不得学美术,耳背不得学音乐,骨骼欠佳不得学舞蹈),俯拾皆是,精神好(执着追求艺术又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不难找,名师要寻人格、品德好的学生,无疑大海捞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硬要说,我又要犯矛头直指社会对特保“儿皇帝”放纵的揭短罪过,又要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去唠叨:“如今世道,一代不如一代”。编辑本段阅读启示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遇到困难而退缩,要努力学习,超越自我。因为学海无涯,永远精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解析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编辑本段原著简介选自《列传》列子·汤问《列子》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为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汤问》为其中名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大约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编辑本段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了[1]。
相关问答
薛谭学讴读音 薛谭学讴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6 07:35
1、薛谭学讴拼音:[xuē tán xué ōu]。 2、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全文
《薛谭学讴》里的薛谭是怎样的一个人?
1个回答2024-02-13 13:44
薛谭的故事 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带返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他的学业是很优异的。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薛谭觉得自己对歌唱的决窍掌握得已经不错了,就想辞别老师,自己去独...
全文
《薛谭学讴》里的薛谭是怎样的一个人?
1个回答2024-03-08 04:00
薛谭的故事 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他的学业是很优异的。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薛谭觉得自己对歌唱的决窍掌握得已经不错了,就想辞别老师,自己去独...
全文
薛谭学讴中薛谭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0 22:01
薛谭是一个骄傲自满但能知错就改,对歌唱艺术执着追求,有终身学习观念的人。
薛谭学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薛谭学讴的故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10 08:42
1、《薛谭学讴》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有一点皮毛知识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
全文
《薛谭学讴》
1个回答2024-01-27 10:20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出自<<薛谭学讴>>的成语是什么?该成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0 14:41
古籍《列子.汤问》内有一段“薛谭学讴”,原文仅有五十一个字。古文历来讲究简洁,力求言简意赅,不似我们今天风行的假大空文风。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圉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
全文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说明呢,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4 21:34
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
全文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薛谭学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0:01
     秦青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有个名叫薛谭的青年,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演唱和弹奏。 薛谭学习了一段时间,还没有把师父的本领学到手,就自以为都学好了,打算离开老师回家。老师知道他要走,就没有挽留...
全文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说明呢,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2 01:55
故事抄说明了学习必须袭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