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使课堂成为有效性课堂?

2023-11-18 08:00

2个回答
一、介绍作品写作背景;二、有针对性的对名著的内容进行提问和拓展,通过发问思考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三、联系实际,挖掘作品在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说白了还是师生互动,只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而且学生思考占主要。
我认为,名著一般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
所以要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了解,让他们可以感受到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的建议是:
1.布置看名著作业之前:如果是太长的名著的话,就截取一段精彩的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样学生就会自觉阅读名著,而不用担心他们课下偷懒。如果是短的话,就把故事的梗概最简,然后学生就会想要知道其中的细节,而去有兴趣的阅读。
2.课堂开始:和学生交流,哪些哪些名著是读过的,感兴趣的。问,为什么觉得是精彩的,然后由这个话题引入正题。
3.课堂中:其实有时候问一些很白痴的问题很活跃气氛的,比如,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很考人的,又娱乐了气氛,又让学生注意了这个问题,引入主题。还有就是将书本中的环境,其实是很枯燥的,有时候,旁引一段,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跟着我的话来,然后把课文中的环境添油加醋的说出来,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当时的环境的变化……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勾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跟着你走,这样课堂就会很活跃。
4.总结课堂:这个就是老师的事儿了,总结课堂,应该每个老师都会的。
相关问答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使课堂成为有效性课堂?
1个回答2024-02-15 00:38
我认为,名著一般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 所以要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了解,让他们可以感受到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的建议是: 1.布置看名著作业之前:如果是太长的名著的话,就...
全文
怎样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
1个回答2024-03-06 07:31
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最常用的形式,新教材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这些内容蕴涵着许多奇妙的知识,所以...
全文
课堂如何有效提问
1个回答2024-02-15 00:16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课堂上可以这样有效提问: 课前引入式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课堂上知识点提问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巩固复习阶段提问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 教师针对问题一定要设置有针对性...
全文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1个回答2024-02-17 02:03
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1.设置提问,诊断思考的过程 以科学课为例,老师可以在教学导入、教授知识、评价和知识迁移这几个重要环节适时设置课堂提问。 正式课前的导入环节,设置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
全文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1个回答2024-02-10 20:44
1.恰当地把握问竖州银题的难易度。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思维是个体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只有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从简单到逐步复杂,才能起到实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
全文
技校学生怎样提高数学课课堂听课效率
1个回答2024-01-27 17:07
让技工学校学生掌握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技能,这是技工学校数学教学必须解决的数学教学问题,数学需要很强基础性,授课时就容易出现学生厌学、逃课等现象,并且学生层次水平的不尽相同,教学效率十分低下,长此以往...
全文
数学课堂上有什么小活动能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吗
1个回答2024-02-12 04:38
对!数学,有些枯燥无味,伤脑筋,尤其对小孩来说!做数学PPT,丰富的颜色可以吸引孩子!多做一些课堂活动!可以叫一下关于讲课内容的故事!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生动有趣,很容易的!老师要讲课轻松,面带微笑...
全文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上课效率
1个回答2024-02-27 06:44
学习只有自觉主动,否则是无法学好、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的。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要出自兴趣和需要而学。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负担,就会感到学习是迫不...
全文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1个回答2023-01-26 03:32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
全文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方式之一,请简述课堂提问的要求。
1个回答2024-01-20 18:40
【答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有:(1)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探究性、层次性和反馈及时性。(2)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问“点”,即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和思维的发散点;把握问“度”,即提问的密度,问题的精度...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