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

2023-11-19 13:32

1个回答

战国末期,曾经浑浊的天下局势已经变得渐渐明了,也只有两个诸侯国有统一华夏的资格。

那就是秦国和赵国。

此时东方的齐燕两国已经混战十年有余,无力逐鹿中原,南方的楚国被秦将白起攻破郢都,被迫迁往寿春,楚国西部大片土地尽归秦国,中间的韩、魏两国,也早已被秦国打残,苟延残喘着享受着生命最后的时光。

西部的虎狼秦国对于统一天下早已摩拳擦掌,但是还有一个战国七雄里还有一个秦国的绊脚石,那就是在战国后期中兴强大起来的赵国。

但秦赵这两个诸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秦国是真正的强大,而赵国只是表面上的强大,尽管只是表面的强大,但也足以和秦国较量一番了。

决定国家综合实力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统治国家的制度,秦国明君层出不穷,法家治国的思想也不断深化,而赵国从赵武灵王之后,再无强势君主,赵惠文王虽然称职,但终究挑不起大梁,到了赵孝成王时代,赵国的衰亡已经露出了必然趋势。

因为赵孝成王亲小人,远贤臣,明明此时赵国人才辈出,廉颇、蔺相如、还有赵奢无一不是顶尖人才,却终究抵挡不了君王的昏庸。

作为在阏与之战中打败虎狼秦国的马服君赵奢,本该为国征战四方,但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因为赵国不再给他带兵的机会了。

赵国放着本国大将不用,有了战争却向齐国聘请外援将军田单,那复齐的田单身价有多高?看看赵国为请他当外援将军的出价就知道了。

燕国瞅准时机,发兵攻赵。

赵惠文王死后,年幼的赵孝成王继位,但是其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权力就落在了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老妈)身上,赵太后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垂帘听政者,关于她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

但是,天不佑赵,赵惠文王死后没几年,赵太后也跟着去了,赵国的重担就落在了年幼的赵孝成王身上,这个赵王只能用败家子来形容,因为赵国在他的手里即将把两代人的积累都给败光。

齐燕的战争已经持续十年,刚刚进入休战期,这时候燕王看到了赵国主少国疑,就想从赵国身上搜刮点福利,于是兴兵攻赵。

这时候的赵国可是能和秦国媲美的强国,按理来说,看着燕国自不量力的行为,直接派赵奢或者廉颇带点兵就能镇压,但是赵王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那就是从齐国找外援将军田单,率赵兵打燕国。

平原君的举荐,田单的身价。

平原君赵胜在赵惠文王以及赵太后死后,可以说是赵王室的支柱,但是面对燕国的进攻,他却做了一个让无数人愤慨的举动,那就是建议赵王高价从齐国请来田单,而赵王还真这样做了。

复兴齐国之后的田单出场费可是很高的,到底有多高,为了换来田单,赵国竟然把东部的57座城池割让给齐国换取田单(《战国策·赵策》:赵王因割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城邑市五十七,命以与齐,而以求安平君而将之)。这什么概念,作为无价之宝的和氏璧在当时也就值秦国的15座城池,而赵国一出手就是接近四个和氏璧的大手笔。

我们试想一下,燕国刚从齐国复国的泥潭里得到喘息,它的战斗力真的很强吗,当然不强,退一万步讲,即使燕国很强,想从和秦国有一拼的赵国手里攻下57座城池,这现实吗,当然不现实。

这时候赵国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吗,当然有,赵奢现在还有能力打仗呢,虎狼秦国赵奢都能打败,这个发了神经的燕国,赵奢会搞不定吗?赵国也知道赵奢有能力,却偏偏就不用赵奢,这引起了赵奢极大的不满,他立即去找平原君讨个说法。

赵奢义愤填膺,平原君躲躲闪闪。

为什么平原君会出这样一个主意呢,这是因为他怕这些老臣尾大不掉,因为赵武灵王被权臣李兑饿死的阴影还笼罩在赵国的上空,并且平原君认为齐国和燕国有血海深仇,田单必会拼了命打燕国,当然这只是平原君的想法。

赵奢就不这么认为,他质问平原君,为何要割让城池请田单,为何不举荐自己为将?

平原君支支吾吾说,是大王的主意。

赵奢立即高声愤怒道:我曾经在逃命到燕国,得到了燕王的赏识,做了上谷守一职,对于燕国的地形了然于胸,如果让我带兵,赵奢有把握在百日之内诸侯国还没来得及救援的情况下灭亡燕国。

平原君对于赵奢犀利的目光躲躲闪闪,回答说,我会把赵将军的建议转达给大王的。

赵奢知道这是平原君在打马虎眼,立即拆穿其想法:平原君想的是田单和燕国有仇恨,势必会玩命攻打燕国吧,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田单是个傻瓜,我们的用城池换他,就没有一丝用,如果田单聪明,那么田单势必不会和燕军拼命,因为他也不希望我们赵国强大,二者田单必占其一。

赵奢抗议无效,田单率赵军伐燕。

赵奢找平原君理论最后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赵奢没能成为赵军的统帅攻打燕国,而用城池换来的外援将军田单成为了赵军的统帅。

那么田单攻打燕国到底打出了什么效果呢?我们就是西汉刘向的原话来回答吧,《战国策·赵策》记载:得三城也,城大无能过百雉者,果如马服君之言也。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白话说就是,田单率赵军攻燕,打下了燕国三座城池,这些城有多大呢,连一百只鸡都装不下,这一切都正如马服君赵奢所说的。

从赵国高价换取齐国田单为将这件事,已经能看出赵王以及那些赵国贵族统治阶级的目光短浅,可以说秦赵在长平大决战之前,仅凭这点,赵国已经必输无疑了。

飞鱼说:

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因为赵国不再给他带兵的机会了,在赵国王室贵族眼里,这些权臣都有背叛的可能,所以宁愿花高价钱从别国请来外援,也不会给本国这些名将实权了。

作为被赵国相中的外援将军田单,可以说是出场费奇高,那么复齐的田单身价有多高?看看赵国为请他当外援将军的出价就知道了,整整57座城池换来的名将,为赵国打下来了三座容不下百只鸡的城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不少人在谈论长平之战时,总是认为赵括导致了失败,其实赵括的失败只是在军事上的,赵国败亡的原因更大层面上来自于赵国统治者的昏庸以及旧贵族统治的制度,退一万步讲,长平之战中即使赵国打赢了,在以后的其他秦赵的战争中,秦国还是会给赵国致命一击。

秦国在战国时期,很少打败仗,即使打了败仗也很快能恢复实力,这是其余六国并不具备条件,在当时而言,秦国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六国旧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关问答
赵奢说平原君
1个回答2024-02-11 06:40
今纵君家奉公则削削则弱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赵君安富乎
赵奢只是打了一场胜仗,赵奢为什么能和廉颇乐乘齐名?
2个回答2022-12-24 14:55
因为赵奢打赢了廉颇乐乘不敢打的仗,而且在这一战中展现出了赵奢的谋略和胆识。所以赵奢能和廉颇乐乘齐名。个人觉得赵奢的实力在他们之上。
赵奢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儿子的?
1个回答2024-01-20 21:40
而对自己的儿子赵括,赵奢认为他是一个空谈家,绝不能委以重任;如果以赵括为将,必将导致赵军破败。后来的长平之战,赵括兵败身亡,赵奢不幸而言中。
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6:27
赵括从小与父亲赵奢谈论兵法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其父不能对,,,其父曾经说过:此子不堪大用只能纸上谈兵。。后来赵王要用赵括为将替换廉颇征询赵括母亲,赵括母亲说赵奢临终遗言赵括不能为将。。。如果真要...
全文
赵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用四字词语来形容?
1个回答2024-02-09 01:51
赵奢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拼音】: wén tāo wǔ lüè【解释】: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出处】...
全文
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04:14
楼主你好!世人皆说,马服君赵奢勇猛过人,昔日率领骁勇赵军与八万秦国锐士血战,一举击溃秦军,成就旷世名将。 然而后来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战,兵败惨死,使得赵国国力迅速减弱,更是侮辱了其父赵奢英名。 可叹啊...
全文
赵奢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29 04:14
赵奢这位战国名将的资料并不丰富,连他的出生和去世的时间都不明。任何史书都没有记载赵奢是怎么死亡的。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打了那么一场惨败的战役,赵王也没有将赵奢追责问连坐之罪。如此推测,他应该是正常...
全文
赵奢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8 00:15
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 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
全文
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2个回答2022-12-08 23:11
在名将同行衬托之下,以及赵奢善于把握人心的心理分析,使得这一场大战之后,赵奢就成为了赵王心里的头号名将,因此他炫耀这场胜利。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意思
1个回答2022-12-06 07:56
秦 最讨厌(不愿意看到)的 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成为大将 廉颇倒是好对付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