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023-11-19 16:23

5个回答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本文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一件事物不该从外表看,要看它的效果。
判断东西的好坏,不能从外表看,要看他自身的效果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一件事物不该从外表看,要看它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一件事物不该从外表看,要看它的效果。
相关问答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2-10 22:10
1、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1-16 09:54
1、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2-03 20:06
1、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05 08:41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工之侨得到了一棵优质的桐树,将它制成了一张琴,弹奏起来,琴声非常好听。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09 08:38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04 21:38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
全文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悟出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09 19:05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工之侨得到了一棵优质的桐树,将它制成了一张琴,弹奏起来,琴声非常好听。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
全文
工之侨献琴译文
1个回答2024-01-23 10:24
工之侨献琴 又名:工之侨为琴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
全文
工之侨献琴。
1个回答2024-01-18 14:20
1: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2: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
全文
《工之侨献琴》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8:32
《工之侨献琴》出自《郁离子扰野》,作者是元末明初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白话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