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是客观实际还是主观想法?

2023-11-20 19:22

1个回答
审时度势是客观实际还是主观想法?

学会审时度势,顺应事物而不断变化,为处事之道的核心。
《庄子》:学会审时度势,顺应事物而不断变化,为处事之道的核心
最好的为人处事之道,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包容万物之后,合理的利用万物。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首先要做到包容,有很多情绪偏激之人,他们对人对事的时候,总喜欢带着情绪戴着有色眼镜,喜欢否定他人。

这样的结果其实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刻薄,而对于自己来说,更是一种局限。因为在他否定别人的时候,自然也就缺乏了包容万物,利用万物的机会。

只要能够包容万物,以合理的角度去利用万物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而这个关键是在于自我运用。

《庄子》:学会审时度势,顺应事物而不断变化,为处事之道的核心
而为人之道的智慧,在某一程度上是利用万物,以不同的角度,以合理的状态去对待。

有一些人在生活中,总会觉得我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把道理用错了地方,把道理用错了方式。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美好,或者说完全背离了自己期望的结果。

《庄子》这本书中就有这样一篇文章,庄子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述了当事物不得其道的时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这篇故事的意思就是说:孔子要去到卫国游说,孔子的学生颜渊就向师金问:“你认为我的老师这一次出行会怎么样”?

诗经就说:“你的老师将要教遭受厄运”。

《庄子》:学会审时度势,顺应事物而不断变化,为处事之道的核心
然后师金继续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水上通行莫过于用船,陆地上行走莫过于有车,因为船能在水上运行,如果把船推到陆地上行走,那一辈子也走不了多远,古和今就像水和陆地一样,周国和鲁国就像船和车一样,你现在试图把周代的制度推行到鲁国去,这就好像行船于陆地之上,劳而无功,自身还要遭殃。

庄子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借由师金之口,说明了礼仪法度,应该根据不同的状态去适当的变化,不能无视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顽固不化的去效仿,最后必然劳而无功,殃及灾祸。

其实凡事都有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同样的一个道理,同样的一个方法,你不懂的灵活变通的时候,还是死搬硬套的去运用这个固定的方法,不但难以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负面作用,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相关问答
客观实际
1个回答2024-02-25 05:54
存在于我们一时之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6:41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相机而动。
审美观的成语审美观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5:33
审美观的成语有:审曲面_,美轮美奂,谛分审布。 审美观的成语有:审几度势,谛分审布,美益求美。2:结构是、审(上下结构)美(上下结构)观(左右结构)。3:拼音是、shěnměiguān。4:注音是、ㄕ...
全文
西方审美观与东方审美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区别呢?
1个回答2022-09-23 07:40
因为接触的都不一样
什么是客观实际
4个回答2022-11-21 16:25
客观指现实的,外界存在的。不是自己心中意想的。符合外界客观实际的。
遵循客观实际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7:55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
全文
违反客观实际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1 15:01
最拉轰的应该是 雷霆之怒 这个成语。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三国志-陆逊传》
违反客观实际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04:21
拔苗助长:【基本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拼音读法】:bá miáo zhù zhǎng 【使用举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全文
违反客观实际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07:56
拔苗助长:【基本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拼音读法】:bá miáo zhù zhǎng 【使用举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近义词...
全文
违反客观实际出发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9 05:05
空中楼阁 [kōng zhōng lóu gé]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贬义 出 处 《二程全书·遗书》:“邵尧夫犹空中楼阁。” ...
全文